8月28日,“陶勇教授精準醫療病例討論會暨河南精準醫療眼科中心成立大會”在鄭州市二院舉行。據悉,這是北京朝陽醫院陶勇教授“復出”后首次離京學術交流,在討論會上,他與河南省內外百余名知名眼科專家一起,共同參與疑難病例討論,交流思想心得,切磋經驗技藝,內容涵蓋了眼底病、葡萄膜炎、眼外傷、兒童眼病等疾病診斷、治療的新進展等。
本次成立的河南精準醫療眼科中心,在中原地區尚屬首家,鄭州市二院也由此成為全國首家可以系統進行眼內液檢測的醫院。此番與鄭州市二院合作,陶勇教授將定期來院進行學術交流和教學培訓,助力醫院眼科團隊建設以及眼科精準醫療的推廣,造福廣大中原患者。
陶勇教授“一顆紅心,兩種準備”
陶勇教授是眼科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專業方向是眼底疾病和葡萄膜炎的診治,35歲時便成為全國最年輕的眼科教授、主任醫師。在遭遇惡性傷醫事件后,他仍然溫暖堅定,重回一線繼續服務患者,科研不停,公益不止。在不久前的第3個中國醫師節上,陶勇教授獲得第12屆“中國醫師獎”。本次會議,是他重返崗位后第一次離京參加的省外學術會議。
“那些不能打倒你的,必然使你更強大”,陶勇教授表示,自己能從這次大難中站起來,離不開廣大網友和全國患者的關心與支持。那些雪片一樣飛來的祝福音頻視頻,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支撐著他。
記者了解到,根據傷勢恢復情況來看,目前陶勇教授已經不能再上手術臺了。但他也樂觀地表示并沒有放棄,就算是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也還是要積極進行康復治療和訓練。不過他也已經做好了今后把主要精力放在科普、公益宣傳以及科研、教學這些工作上面的準備。
此番合作將打造中原地區精準眼病診療中心
而本次學術會議和河南精準醫療眼科中心的成立,即是他科研和醫學推廣計劃的重要部分。陶勇教授說:“分級診療是國家的重要醫療政策,我們與地方醫院合作,聯手進行疾病的救治,就是要把分級診療落到實處,更好地造福患者。”
10年前,陶勇教授開始創建眼內液檢測法,眼內液檢測可為臨床提供眼內局部病原和免疫信息,有助于快速診斷。鄭州市二院是鄭州市眼科醫院,也是鄭州市眼科研究所所在地,陶勇教授表示,此番合作,雙方決心在中原地區打造一個精準眼病診療中心,推廣精準診療的實驗室技術和臨床技術,以鄭州市二院為窗口,輻射和影響整個中原地區。
鄭州市二院院長孫世龍說,醫院眼科長期致力于為每位患者提供最合適的診療方案,在陶勇教授的支持和幫助下,鄭州市將率先在省內開展眼內液檢測精準醫療項目,著力于為眼科患者提供病因檢測、就診建議、醫療咨詢及科研合作的一站式服務,讓更多眼科患者獲得更高的視覺質量。
鄭報全媒體記者 邢進 通訊員 陳燕/文 通訊員 夏瑋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