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張改華
9月30日,記者在西四環外的城鄉接合部、二七區馬寨鎮的錦和花園小區看到,人們三五成群聚在程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健身房一起健身,聊一聊咱的新社區,有的聚集在小區顯示大屏前觀看視頻節目,亦或是聽著小區音響放的小曲散步,鳥語花香、曲徑通幽,很是愜意。
一年前,這個小區可不是這樣。小區于201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期間曾有一家物業公司接管,但由于村民物業費收取、物業公司自身原因等問題,在接管小區半年時間后便匆忙撤場,近三年無物業管理導致小區出現各類問題:電動車隨意停放充電線私拉亂扯,垃圾遍地堆,晚上行走得用手機照明,安全、消防、交通一片混亂。此外,錦和花園小區安置了程爐村、張河村兩個村的村民,不同的村規民約、不同的生活習慣,讓這個小區很難達到統一管理。
如何管理好小區成為擺在兩村村委和移交管理單位鄭州馬寨工業園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難點工作。2018年10月開始,在馬寨管委會、馬寨鎮政府的引導下,馬寨建開公司與程爐、張河兩個支部手拉手,一起同謀解決方案。先是清算小區前期拖欠的各項費用,讓小區公共設備先“動起來、亮起來”,又充分市場調研選取具有專業物業服務經驗的河南睿思特物業公司逐步接管,運行起來,再由馬寨建開公司逐步引導,按照分批、分區域、分節點,將小區逐步移交,分布實現專業化的物業管理。
程爐村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村委干部、黨員代表,一周一查擺、每月一巡查,每個參與人員指出小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召開工作例會,巡查問題現場召開會議進行點評,召集物業公司和馬寨建開公司積極探索和解決。
在馬寨管委會、鎮政府、物業公司、村支部、馬寨建開公司積極引導下,小區變了樣,小區的村民也自發參與到小區管理當中。“喂,物業嗎?草坪澆花的管子漏了過來看一下吧”“物業來看下吧,這兒有垃圾清理一下”……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來自不同支部的黨員相互配合團結在一起,支部與支部肩并肩,緊緊地擰成一股繩,不再分來自哪個支部,也不分職責分工,為了小區的更美麗,大家齊心協力。路面壞了、房屋漏水了黨員沖在前,現場調研,分析問題,第一時間解決處理。
現在路燈亮了,垃圾清理了,道路整潔了,地下車庫停車有序了,監控系統修投入使用了,幼兒園正常開園了……程爐村支部結合小區情況重新美化門口環境,裝上了嶄新的“錦和花園”的門頭,小區里安裝了LED顯示大屏幕,又種上新的花、樹。馬寨建開公司牽頭引領,積極協調并完成了自來水通水,結束了居民使用地下水的歷史。現在兩個村不分你我,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互助,整個小區宛如一個大家庭一樣,處處洋溢著和諧幸福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