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

    2020-11-02 來源:央視新聞 分享到:

    近日,江蘇一家長

    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

    從視頻內容來看

    這位家長認為

    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

    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


    視頻結尾處

    這位家長問道

    教是我教,改是我改

    之后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

    到底誰辛苦?

    江西一所學校三年級的家長群中

    老師甚至直接點名批評了

    幾名沒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家長

    家長群里出現的問題

    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不敢屏蔽

    生怕錯過什么重要的消息

    可又會經常收到一大堆沒用的消息

    看也不是

    不看也不是

    本應是家校溝通的橋梁

    無形間成為“壓力群”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


    今年國慶前夕,一位孩子的爸爸在家長會突然情緒崩潰。

    因為他經常不回復家長群的消息,在被老師點名提醒后,突然失控。他邊哭邊解釋,自己加班、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么看得過來……

    對于這位爸爸的情緒失控,家長紛紛表示:特別理解。

    “本來上班的壓力就很大,手機上還得看看老師又發了什么通知。晚一點回復,就會被老師點名,每天下了班還要看著孩子做作業。有時候顧不過來,就被說成不關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10月13日,浙江還有一所學校,為了迎接檢查進行大掃除,要求家長自愿參加打掃。

    一位家長因沒看到群通知,沒有參加打掃,被老師要求面談,并被指責不尊重集體和老師。

    這并不是個案。

    不少家長反映,自己不光要打掃教室還要去學校食堂幫忙打飯。


    家長群是如何“變味”的?


    原本,家長群是為了方便老師和家長間的溝通,但之后卻演變為“夸夸群”。

    家長們為了替孩子在老師面前博得好印象,開啟稱贊、感恩模式。群組內甚至會出現“爭寵”、炫富、爭吵、辱罵等行為……

    由此,家長群也開始慢慢變了味。


    老師的壓力同樣不小


    不光家長抱怨,老師同樣對家長群有諸多不滿。

    有老師甚至感慨:自從進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長會!

    北京一所中學的劉老師稱,在班級家長群中,發一條學校通知,家長就“轟炸式”回復。

    劉老師一方面感謝家長對自己工作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也很苦惱,“這樣回復,容易讓后來的家長看不到重要信息。”

    因手機總有點不完的未讀信息,劉老師感覺自己對手機產生了“恐懼”。

    南昌市一所幼兒園的陳老師,每天花費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追著孩子們拍攝短視頻。

    “從孩子進園到放學,從教室里到教室外,我幾乎是跟蹤拍攝,一天要在家長群發至少10個短視頻,讓家長們知道自己孩子在幼兒園里的情況。”


    實際上,家長群本身只是服務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之一,但這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校方也在探索,如統一用企業微信把通知發到家長微信上,避免接收信息端口太多等問題。


    但不管怎樣,家長和學校雙方還是應該互相理解,畢竟,教育永遠離不開兩者的緊密配合。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安學軍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