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迎黨代會 鄭州這五年|你坐的地鐵無人駕駛公交都是“鄭州造”!七大主導產業讓“鄭州制造”活力四射

    2021-09-2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蘋果手機的“鄭州造”,中鐵盾構的“大國重器”,宇通研發的5G自動駕駛公交,“中國女褲看鄭州”,三全思念撐起中國速凍食品行業“半壁江山”,鄭煤機穩居中國煤機行業第一品牌……

      

    5G自動駕駛智慧公交車

    目前,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生物及醫藥、新材料、鋁及鋁精深加工、現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裝及家居制造等七大工業主導產業,讓“鄭州制造”活力四射。好想你、三全、思念、宇通、海馬、中鐵盾構、鄭煤機、夢舒雅、婭麗達、逸陽等知名品牌,叫響全國,它們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步履鏗鏘,執行業之牛耳,引領市場之大潮。? ?

    昨日,記者從鄭州市工信局了解到,近五年來,市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大力實施“制造強市”戰略,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發展,較好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中鐵裝備自主研發的盾構機領跑世界

    我市涌現6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

    鄭州市堅持調整存量與優化增量并舉,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編制出臺《中國制造2025鄭州行動綱要》《鄭州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規劃計劃20余個,出臺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1+N”政策體系。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2020年以電子信息“一號”產業為引領的六大主導產業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81.9%,比2015年(71.7%),提高10.2個百分點。六大高載能產業比重下降到26.2%,比2015年(40.2%)下降了14個百分點。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食品、鋁及鋁精深加工6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涌現出鴻富錦、裕展精密、宇通客車、東風日產、上汽乘用車等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13家,比2015年新增4家。全市汽車產能由2015年的83萬輛增長至200萬輛,宇通客車是全球最大客車生產企業;中鐵裝備主要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鄭煤機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煤礦綜采技術和裝備供應商;速凍食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人造金剛石國內市場占有率接近20%。2020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在35個大中城市排名第7位,在全省排名第1位,為近20年來最好位次。? ?

    我市成功引進上汽乘用車、恒大新能源、奧克斯、華為、海康威視、紫光集團、中國電子、中軟國際、APUS、合晶科技、浪潮集團、創新科等億元以上項目超過720個,簽約總金額突破8300億元。上汽乘用車項目于2017年1月22日簽署合作協議,6月30日總裝線首車下線,創造了令人矚目的“鄭州速度”。

    鄭煤機

    全市“專精特新”企業達834家? ? ? ? ?

    眾所周知,專精特新企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中高端產業,他們的科技含量高、設備工藝先進、管理體系完善,市場競爭力強。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918家,“專精特新”企業834家,累計創建制造業單項冠軍5個、技術創新示范企業3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培育單位6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4個、質量標桿46個、工業設計中心15個、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5個,工業創新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全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達到42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0%。2016年以來,全市高技術產業年均增長超過10%,分別為13.6%、19.9%、12.4%、10.9%和12.7%,占全市工業比重提升到33.3%,比2015年(15.5%)提高17.8個百分點。今年1-5月份,全市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6.2%。旭飛光電的“光電顯示用高均勻超凈面玻璃基板關鍵技術與設備”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宇通客車的“節能與新能源客車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中鐵裝備的“異形全斷面隧道掘進機設計制作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我市累計建設5G基站1.9萬個,創建國家級信息化類試點示范項目50個、省級信息化類示范試點項目146個。大力實施“百千企業上云”計劃,推動“工業大腦”建設,全市“上云企業”達到3.3萬家,占全省的38%。獲評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項目、平臺)4個、省級43個。實施國防科技關鍵核心“卡脖子”技術攻關項目10個,滎陽市、鞏義市獲批省級軍民融合產業基地。

    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國家工業設計中心實現“零突破”? ??

    我市積極實施制造強市戰略,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先后獲批鄭洛新“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國際通信專用通道城市、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全國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國家綜合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中牟汽車產業集聚區成功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大信家居獲評國家工業設計中心,我市國家工業設計中心實現“零突破”。培育省級以上各類試點示范企業(項目、平臺)超過1300個,鄭州制造在全國的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市積極壓減低效產能,削減鋼鐵產能260萬噸、水泥101萬噸、電解鋁51萬噸、煤炭2038萬噸、造紙50.35萬噸、炭素195.3萬噸、剛玉35萬噸等。對1152家“低小散”企業開展治理整頓,2083家工業企業完成“一企一策”深度治理,全部工業企業開展綠色績效評價,推進6家危化品企業和11家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退城入園。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建成綠色工廠39個,其中國家級24個。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底下降41%,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為全市環境攻堅做出了重大貢獻。今年1-5月份,全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5.2%,高于全年目標11.2個百分點。

    三全食品生產車間? ? ??

    努力將鄭州建設成為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

    據了解,未來五年,我市將立足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堅持制造強市戰略不動搖,聚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端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努力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為方向,堅持“強鏈條、強體系、強基礎”,構建新型產業生態體系,把鄭州建設成為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

    就發展目標而言,我市將構建先進制造業“1554”新型產業生態體系,強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培育壯大5個新興產業,改造提升5個傳統優勢產業,超前布局4個前沿產業,力爭到2025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工業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達到40%以上,全市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5%以上,努力構建產業結構更優、創新能力更強、數字化水平更高、質量效益更好,具有鄭州特色的先進制造業體系。

    發展重點包括: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未來五年,年均增速力爭達到10%左右,努力建設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基地,爭創國家信息安全產業基地、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中國軟件特色名城。發展壯大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智能裝備、新型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綠色環保等5個戰略新興產業,改造提升汽車及零部件、現代食品、鋁加工、建材耐材、服裝家居等5個傳統優勢產業。在發展壯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我市將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量子信息、區塊鏈4個前沿產業,努力搶占發展新高地,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

    記者了解到,未來五年的主要任務有“創新引領”工程,“強基提鏈”工程,“數字賦能”工程,“集群提質”工程,“開放合作”工程,“培育扶持”工程,“品質提升”工程,“綠色發展”工程,“要素支撐”工程。? ? ? ? ?

    鄭報全媒體記者 徐剛領/文 丁友明 王璇 周甬/圖



    分享到: 編輯:張丹婭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