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冉紅政 通訊員 薛新芳 文/圖
為進一步加強市容市貌管理工作,凝聚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工作合力,近日,管城回族區紫荊山南路街道辦事處嚴格貫徹上級工作部署,健全機制,精準施策,以路長制為抓手開展大城管工作,助力轄區市容市貌。
“定人”,統籌謀劃。街道建立三支隊伍,一是日常排查隊伍。由三級路長牽頭社區人員、城市管理協管、環衛工人組成,在轄區道路全面展開拉網式問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建立臺賬并對能處置問題及時整改。二是困難問題處置隊伍。由城市管理辦牽頭安排城市協管、環衛工人、數字化應急施工隊成立困難問題處置隊伍,全天候做好排查隊伍發現的困難問題處置。三是聯合執法隊伍。組建由交警、執法中隊、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充分發揮各單位協同作用,加大執法力度。
“定位”,規范工作行為。根據轄區主次干道和社區情況,科學設置路長、網格員崗位人員,規范工作行為,辦事處班子成員及各社區設立二級路長和三級路長,實施辦事處與社區聯動管理。充分利用好自查自糾數字平臺,通過日常巡查,第一時間掌握網格內動態信息以及群眾意見和訴求,及時發現矛盾糾紛苗頭,減少數字平臺、12345案件處理數量。
“定責”,深入查擺問題。健全“路長制”例會、培訓制度,定期總結工作成果,嚴格落實績效考核管理機制。對歷史遺留、需多部門配合、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由城市管理辦公室組織召開專題研究會議,重點突破;針對垃圾堆放、噪音擾民、占道經營等易反彈、易反復案件,實行定人定責長效管理,確保道路問題及時發現、有效處理。充分調動沿街商戶和群眾參與“路長制”的積極性,進一步完善沿街商戶門前“四包”城市管理信用體系雙承諾,建立群眾參與道路管理的微信公眾平臺,探索群眾參與新機制。
“定制”,強化常態管理。認真貫徹落實“路長制”工作方案,依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健全常態化管理機制。開展日督導、周考核、月評比的常態化專項督導考核。根據日督導、周考核成績情況,每月評出紅旗路段1條、黑旗路段1條,設定相應獎懲措施,和各科室、社區年終評先評優掛鉤,和各社區活動經費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