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經典,探尋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典籍里的中國”系列圖書出版

    2021-12-2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記者今天從天地出版社獲悉,由“有書”團隊編著的系列歷史人物解析作品“典籍里的中國”日前在該社出版發行。套書包含《帝王將相》《文人圣賢》《名士知己》《巾幗佳人》四冊,以“二十四史”等古籍記載為依據,全新講述秦始皇、董仲舒、王羲之、上官婉兒、蘇東坡、張居正等700多位歷史文化名人,涉及諸子百家、高山流水、竹林七賢、房謀杜斷、唐宋八大家等2000多個文史知識點,是一套言簡意豐,有趣有料,弘揚傳統文化的歷史文化讀物。

    130段史籍原文對照,生動講解典籍里的中國故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得益于歷代文人學者們對于歷史記錄的重視。至晚從周代開始,就一直有專門的史官記錄著帝王將相們的一舉一動、社會生活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等。而從孔子開始,人們注意到將一個年代的歷史進行總結和歸納的意義。司馬遷的《史記》更是把中華文明做了一次系統的貫通。從此以后,每個朝代都將修史作為國家的重點工程,總結為政的得失。也正因此,才有了“二十四史”、《清史稿》等歷史著作,將中華民族的歷史記錄賡續至今,不曾斷裂。

    只有看清歷史的來路,才能找到未來的方向。這些史書,以及更多的古代經典著作,無疑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本套叢書,就是從這些經典中重新發掘、講解、評析歷史人物,用與當下最接近的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帶我們回到古代,對話先賢,了解古人的智慧、勇氣和生活。

    700多位歷史名人與讀者開啟一場“文化沙龍”

    據了解,本套叢書包含4大主題,20大分類,力圖全方位展現中國古代的人文魅力。其中,《帝王將相》選取的是在某些方面頗具特點的帝王,如毀譽參半的秦始皇,演技超高的新帝王莽,如魚得水的劉備和諸葛亮,唐太宗的鏡子魏征,癡情不改的宋英宗趙宗實等,但是全書仍然從宏觀上反映出了古代帝王將相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而客觀上起到的對社會生產力的推進作用。其中有太多的正確路徑仍值得我們今天學習;也有不少的歧途為當下提出警醒。

    《文人賢士》不僅講解了諸子百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和思想,以及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等傳承與創新者的思想流變,還介紹了屈原、韓愈、蘇軾、李延年、王羲之、顧愷之等文學家、音樂家、書法家、畫家的人格和作品,帶我們了解中國文人所思,中華文脈所在。

    《名士知己》里,高山流水間的伯牙、子期,呼酒買醉的竹林七賢,容顏俊美的潘安、衛玠,甚至西天取經的法顯、玄奘,都以他們的特立獨行,帶給中華文化一抹別樣的亮色,令人充分領略古代達人的信義與自由。

    而《巾幗佳人》中,讀者會發現古代奇女子的多姿多彩,她們的故事似乎比人們想象的精彩得多。在朝堂之上,女皇只有武則天一個,但能左右朝局而力挽狂瀾的女子則不在少數,相機而動的羋八子、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奠基大清的孝莊皇后……即便是和親的公主,也都在外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權力中心之外,草野之間同樣不乏能征慣戰的女英杰,而文壇之上更少不了才思細密的女文豪。

    2000多個文史知識點讓讀者“飽讀詩書”

    據介紹,整套叢書雖體量不大,但是干貨滿滿,其中涵蓋的文史知識點超過2000個。春秋五霸、諸子百家、管鮑之交、臥薪嘗膽、焚書坑儒、“盜嫂昧金”、傾國傾城、入木三分、“菩薩皇帝”、詠絮之才、替父從軍、以人為鏡、黃袍加身、陽明心學、身在曹營心在漢、沖冠一怒為紅顏……每一個詞語背后都有一個典故,一段歷史,一串知識。

    本套叢書的特點就是以時間為軸線,以人物為節點,將這些盛開在中華文脈高山低谷中的朵朵奇花串聯起來,形成一幅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美長卷,并用最通俗淺雅的語言講述出來,便于讀者理解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本套叢書的內容為著名網絡讀書平臺“有書”集結眾多英才傾力打造,有書創始人雷文濤親自作序,詳細講述了這一系列作品“帶動國人讀書”的初心和“增強個體文化自信”的社會價值。有書國學院的黃向軍也向讀者誠摯推薦:“這套書傳播中國文化的同時,又成功把歷史拉進了現實,什么時候翻開它,都能收獲新知。”

    鄭報全媒體記者 左麗慧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王戰龍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