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晚報》青春·戀曲|我在這里奮斗下一個20年

    2022-05-2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20年前,你多大,在哪里?

    說下20年前的我吧:23歲,大四,正等待公務員面試的日子,偶然看到報館招人,有著記者夢的我,沒和家人商量,毅然決然報名了。

    隴海西路80號,西區地標,那座綠色玻璃幕墻的20層新聞大廈,我的夢想啊!

    筆試、面試,層層篩選,一切順利。

    這是一份與共和國同齡、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名的報紙。2002年5月30日,她要全新改版擴版,在紙媒競爭已經白熱化的綠城,開啟厚報時代。

    一份都市報即將降生!為了5月30日這個隆重的日子,鄭報人厲兵秣馬。

    3月下旬,兩輛大巴滿載100多名年輕人,從工人路報社老院出發開赴北京,開啟一個月的封閉式軍事化新聞集訓。從總編到記者,一律身著迷彩服,每天早起由教官帶著跑操,全天聽取新聞媒體大咖授課,晚上分頭學習討論。

    這些人中有我這樣剛走出校園的學生,有從其他媒體轉投而來的新聞同行。有人計算過,這個團隊平均27歲。

    彈指20年,如今我已43歲。

    20年前舊詩卷,回想過去,心生感慨,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那時候,晚報人才濟濟,有倆裴蕾,有倆吳狄(吳荻)。

    那時候,我們正年輕,小哥哥文“韜”武“略”,小姐姐如“歌”如“夢”。

    那時候,小王很傻很天真,為了裝成熟皮鞋西裝穿在身。

    那時候,交通還不到位,坐著攝影老師的小摩托去采訪就算“抱大腿”。

    那時候,不怕苦不怕累,一個小線索都跑得津津有味。

    那時候,熱線新聞很發力,火災撞車抓小偷都會來七八家媒體。

    那時候,選題很猛,做大稿敢打敢拼,調查報道高調取名“獨家責任”。

    那時候,記者很勇敢,暗訪是家常便飯,夜查黑垃圾場我們曾被惡勢力開車追砍。

    那時候,新聞欄目很活很嗨,維權有“律師隨行”,氣象有“玉兒說天氣”,監督有“曝光臺”。

    那時候,編輯很鉆研,一個標題能改七八遍,一個版不折騰到完美不會簽。

    那時候,先實習再見習,每月分數都評比,干得不好降見習,德藝雙馨評首席。

    那時候,死稿能當活馬醫,那是好編輯。

    那時候,每天都開評報會,有人互懟有人飆淚,幾家報紙鋪開,非要分出云泥之別。

    那時候,鄭州還不大,中州大道東邊啥都沒啥,西三環還是犄角旮旯。

    那時候,物價很便宜,房子七八百塊一平方米,下夜班地攤約酒幾十塊錢足矣……

    時光閃回2022年。

    隴海高架向西,城市中央文化區,新投用的鄭州報業大廈,花草吐芳,一派生機。看到那些花兒,我不禁想起歌里唱的:他們都老了吧?他們在哪里呀?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報紙或許老去,但新聞永遠年輕。

    如今鄭州晚報,報、網、微、端全面開花,一個個年輕面孔迎面而來。他們能寫能編會拍會剪,短視頻、直播、海報樣樣都會,可讀可視可聽、更快更活更全,正觀洋洋大觀。

    媒體融合,我們正掀開新的一頁。

    理想不滅,青春永續。我在這里奮斗下一個20年。

    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長善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王戰龍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