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河南省某物業公司與新鄭某小區20多戶業主達到和解,20多戶業主繳納了拖欠一年的物業費用,河南省某物業公司承諾提高物業服務質量,雙方握手言和。這是新鄭法院龍湖法庭法官韓冰在審理物業糾紛案件中,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法治療物業頑疾。
該院針對物業類案件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連,具有人數多、標的額小、積怨深、易激化、影響大的特點,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法化解物業糾紛。
“望診”是該院前往該小區進行了實地查看,向業主了解小區的各項情況,實地查看門禁、安全巡查、電梯維護記錄、衛生狀況等,并為駐足的群眾講解《民法典》中物業服務相關法律問題,傳播相關法律知識。
“聞診”是該院與業主面對面交談的方式,耐心傾聽每一位當事人意見,用“大白話”與業主溝通,釋法明理,消除業主抵觸情緒,引導業主合理表達訴求,了解雙方激化矛盾的程度,尋找雙方矛盾的根源,找出矛盾的癥結。
“問診”是該院承辦法官通過主持調解,詢問雙方的訴求,爭議的焦點進行調解,并建議物業服務企業加強與業主的溝通,開門納諫,實實在在提升物業管理水平,以高效優質服務贏得業主信賴,把雙方的矛盾分歧降到最低。
“切診”是該院法官通過了解雙方矛盾和爭議的焦點,在調解過程中觀察雙方的變化,以雙方矛盾的焦點為突破口,尋找雙方平衡點,堵住物業公司服務質量的漏洞,根治業主拖欠物業費癥結,進行切脈、診脈,透過對“脈象”變化的體察,推斷“病變部位”性質和“病情輕重”等情況的“切診”方法,找到雙方都愿意達到目的調解方法,讓雙方握手言和,達到和解。
新鄭法院在審理物業糾紛案件中,注重“把診問脈”,把服務方式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延伸,簡案快審,速裁速決,把調解貫穿到訴前、庭前、庭中、判后等各個環節,把握每一次調解機會,加強法律釋明工作,搭建物業公司和業主對話溝通平臺,促進雙方相互理解,依法行使權利義務,營造和諧氛圍。今年來,該院辦結物業糾紛案件380件,結案率86%。
韓冰說:“化解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不僅會增加業主訴累,有的業主還有可能因缺席審判不能及時履行承擔風險。不能采取傳統的送達、開庭、宣判方式,一判了之,而是要司法服務前移,把各項法律政策宣傳到位,找準雙方矛盾的根源,解決矛盾的焦點,尋找雙方的利益平衡點,切實把矛盾解決的基層。”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通訊員 左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