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黃帝故里拜祖!

    2023-04-21 來源:中國新聞社 分享到:

    無論身在哪里

    中華兒女都有一個耀眼的符號

    ——炎黃子孫

    視頻來源:癸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

    4月22日,農歷三月初三

    癸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如約而至

    人這一輩子

    一定要去一趟河南鄭州

    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身為炎黃子孫

    你能在這里找到心靈的歸宿

    矗立在黃河畔的巨型炎黃二帝塑像。馬健 攝

    在鄭州

    農歷三月初三拜謁軒轅黃帝的傳統

    綿延至今

    巍巍始祖山下

    九曲黃河一瀉而過

    孕育出厚重多元的黃帝文化、黃河文化

    黃河鄭州段景觀。李超慶?攝

    鄭州新鄭

    是黃帝出生、建都、創業之地

    文獻記載:

    “新鄭,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

    受國于有熊,居軒轅丘,

    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

    時至今日

    這里仍能找到許多與黃帝有關的文化遺存:

    始祖山、黃帝故里祠、

    軒轅故里碑、軒轅橋

    ……

    幾千年來黃帝文化滋養著這片土地

    炎黃子孫也用裊裊香火銘記著他

    新鄭黃帝故里祠。鄭州市文物局王羿 攝

    走進新鄭黃帝故里祠

    面朝莊嚴肅穆的黃帝像祈愿祈福

    尋根謁祖的炎黃子孫不只是敬拜黃帝

    更是情系故土、認祖歸宗的身份回歸

    黃帝故里園區的軒轅殿。李楊 攝

    黃帝是誰?

    我們為何要敬拜黃帝?

    播五谷、制舟車、筑宮室、造文字、

    制衣冠、定律歷、演算數、創醫學

    ……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現場旌旗展示黃帝功績(資料圖)。韓章云 攝

    相傳

    這些澤被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偉大發明

    都與黃帝有關

    壬寅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敬獻花籃”儀程(資料圖)。癸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供圖

    啟迪蒙昧,告別蠻荒

    華夏歸心,協和萬邦

    培植綿綿民族之根,肇造煌煌文明之魂

    黃帝正是“最早中國”的“締造者”

    中華文明自此源遠流長

    黃帝也成為后世敬仰的中華人文始祖

    壬寅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現場(資料圖)。癸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供圖

    2008年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世界多地“三月三,拜軒轅”活動

    逐漸升溫

    除新鄭黃帝故里主會場外

    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地也同期遙拜

    兩岸暨港澳地區攜手

    共襄民族大同

    美國舊金山華僑華人舉辦癸卯年海外炎黃子孫拜祖大典。癸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供圖

    從2014年起

    美國舊金山、澳大利亞悉尼、英國倫敦

    法國巴黎、贊比亞盧薩卡等地

    華僑華人也自發在農歷三月三前后

    舉辦“同時、同像、同主題、同拜黃帝”活動

    美國舊金山華僑華人舉辦癸卯年海外炎黃子孫拜祖大典。癸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供圖

    你從哪里來?為何冠以此姓?

    當你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姓氏旗幟(資料圖)。鄭州市文物局王羿 攝

    河南是中華姓氏的重要發源地

    當今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

    人口數量前100的大姓中

    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

    “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

    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部分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圖片來源:河南省政府官網

    浩瀚源遠的黃帝文化

    不僅締造了中華民族

    也開啟了炎黃子孫

    “萬姓同根、萬宗同源”的血脈傳承

    壬寅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資料圖)韓章云 攝

    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已成為凝聚世界華僑華人

    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的巨大“磁石”

    一代又一代的香火接續

    已舉辦17屆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連戰、吳伯雄、宋楚瑜等

    數十萬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拜祖

    壬寅年澳門恭拜軒轅黃帝大典。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聯合會供圖

    如果無法赴現場拜祖也無妨

    如今

    癸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云拜祖”平臺已上線

    動一動手就能實現禮拜黃帝的愿望

    識別圖中小程序實現一鍵“云拜祖”

    黃帝文化、黃河文化

    也塑造了鄭州城市的靈魂與標識

    行走鄭州,讀懂最早的中國

    鄭州織機洞遺址。鄭州市文物局王羿 攝

    在這里

    你能遇見10萬年前的織機洞遺址

    觸摸遠古先民繁衍生息的痕跡

    位于河南新鄭的裴李崗遺址。韓章云 攝

    能遇見8000年前的裴李崗遺址

    眺望中華農耕文明萌發的曙光

    位于鄭州的大河村遺址。鄭州市文物局王羿 攝

    能遇見6800年的前大河村遺址

    在“星空下的村落”探尋遙遠的星河

    位于鄭州鞏義的雙槐樹遺址。鄭州市文物局王羿 攝

    能遇見5300年前的“河洛古國”

    這里孕育出“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

    鄭州商城遺址公園。鄭州市文物局王羿 攝

    能遇見3600年前的商城遺址

    這里鑄就青銅文明的序曲

    鄭州商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東南城垣。鄭州市文物局王羿 攝

    能遇見世界文化遺產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

    少林文化從這里走向世界

    嵩山少林寺。鄭州市文物局王羿 攝

    歷史底蘊

    也為鄭州積蓄蓬勃發展的養分

    如今

    這座被火車喚醒的古都

    正以不竭的動力續寫千年發展故事

    鄭州城市夜景。馬健 攝

    以河南鄭州航空港為坐標

    跨境電商“買全球,賣全球”

    “空中絲綢之路”愈飛愈遠

    停靠在新鄭國際機場的盧森堡貨運航班。馬健 攝

    全國首個“米”字型高鐵網四通八達

    中歐班列

    通往漢堡、慕尼黑等多地

    一列高鐵駛過鄭州城區。國鐵集團鄭州局 供圖

    中歐班列(中豫號)滿載新能源汽車待發車。河南中豫國際港務集團 供圖

    鄭州這座創新之城

    正加速崛起

    工作人員在富士康鄭州園區生產車間內工作。闞力 攝

    智能手機出貨量約占全球近七分之一

    客車產量占全球八分之一

    鄭州產宇通客車行駛在卡塔爾街頭。宇通客車 供圖

    速凍食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

    中鐵裝備盾構技術領跑國際

    鄭煤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

    煤礦綜采技術和裝備供應商

    ……

    鄭州城市夜景。韓章云 攝

    今時今日的鄭州

    儼然一座國際化大都市

    有太多歷史遺跡、美景美食、新風新貌

    值得你來打卡

    今年三月三

    就讓我們相約黃河畔

    尋根問祖,慎終追遠

    無論身在何處,愿心有歸處

    我們一起回家拜祖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