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永向黨,爭做好少年。6月21日上午,鄭州市2023年“童心向黨”群眾性主題實踐活動暨“新時代好少年”發布儀式在鄭州黨史館舉行。
此次活動由鄭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等六部門聯合主辦,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鄭州黨史館協辦,旨在引領廣大青少年從小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發布儀式現場宣讀了《關于公布2023年鄭州市“新時代好少年”名單的通知》,馬舒涵等64名同學被評為2023年鄭州市“新時代好少年”(含提名)。新時代好少年代表趙怡然向全市青少年發出“爭當新時代好少年”倡議,展現了鄭州“新時代好少年”朝氣蓬勃、陽光自信的精神風貌。
發布儀式結束后,五個未成年人項目互動活動如火如荼開展起來。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熟悉的旋律一經播放,現場的學生們便跟著唱了起來。“請問這首歌的名字是?”“我知道,我知道,這是《王二小放牛郎》!”“答對了!送你一件小禮物!”“紅歌競猜”項目互動現場,學生們聽旋律猜歌名,競猜過程中穿插的歌曲背景和黨史知識介紹,將黨史教育融入其中。
在“麥”向陽光項目展區,學生們駐足良久,通過觀摩、體驗,深刻認識到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中國發展的重要性,他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勤儉節約優良傳統,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爭做愛糧節糧的踐行者和宣傳者。
“原來面粉是這么做出來的啊!”“打麥、脫粒、磨面很辛苦,通過這次動手體驗讓我體會了農民伯伯勞作的艱辛。以后我要更加敬畏土地,珍惜糧食,不能浪費。”在“麥”向陽光項目展區,剛剛磨完一把麥子的王力辰如是說。學生們駐足良久,通過觀摩、體驗,深刻認識到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中國發展的重要性,他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勤儉節約優良傳統,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爭做愛糧節糧的踐行者和宣傳者。
在“炫麗琺瑯”“‘妙’手生花”“‘豫’見精彩”等非遺項目互動中,學生們參與制作的一件件黨徽琺瑯、盤紙天安門、華表柱、戲曲臉譜,讓學生們在感受非遺藝術魅力的同時也了解黨的歷史,推動紅色文化、革命精神入腦入心,讓閃閃紅心躍然紙上,讓紅色基因在指尖傳承。
館外活動精彩紛呈,館內參觀井然有序。學生們進入宣誓大廳,列隊站立,面對鮮紅的黨旗發出擲地有聲的誓言“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鏗鏘雄壯的呼號響徹大廳。10名2023年鄭州市“新時代好少年”代表驚喜現身,與講解員采取互動講解的形式,帶來一場沉浸式觀展體驗。
學生們在詳細了解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鄭州從黑暗統治到全面解放、從社會主義建設到改革開放、繼而步入新時代走過的艱辛歷程,以及鄭州從縣城發展成為特大城市的滄桑巨變和歷史成就后,紛紛表示,這種新穎生動的講解形式,讓他們格外投入,能更加直觀地感受鄭州的崢嶸歲月。一時間,館外項目互動內容與館內歷史圖片、文物遙相呼應,呈現一種歷史與現代的奇妙碰撞。?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蘇瑜 /文 見習記者 王夢瑤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