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河南目標錨定 經濟增長5.5% 城鎮新增就業超110萬人

    2024-01-2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經濟增長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圍繞今年發展目標,我省重點抓好九大方面工作。

    2024主要預期目標

    ●經濟增長5.5%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進出口平穩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

    ●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

    ●糧食產量1300億斤以上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以上

    創新高地建設

    引進落地一流大學、科研機構鄭州研究院10家

    ●推動中原科技城聚能增效,推進中原量子谷建設,啟動省科學院北龍湖創新基地建設,引進落地一流大學、科研機構鄭州研究院10家。推動中原農谷蓄勢突破,實施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二期工程,支持崖州灣國家實驗室河南試驗基地建設,建成種子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中原種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中心,新引入種業龍頭企業15家以上,構建種業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

    ●實現企業研發投入增長20%以上。新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5個、校企共建研發中心1000個。依托智慧島體系加快構建科技企業孵化成長鏈條,在孵企業及團隊實現倍增,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以上。

    ●新建一批院士工作站和30家中原學者工作站,培育中原學者、中原領軍人才180人以上。

    新型工業化

    推動鄭州上汽新能源電池工廠盡快投產

    ●壯大7個先進制造業集群28個重點產業鏈,向下梳理延伸N個“專精特新”細分領域,力爭到2025年產業規模突破7萬億元。

    ●以鄭州、航空港區、開封等地為中心發展整車。推動鄭州上汽新能源電池工廠、洛陽中州時代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等項目盡快投產。

    ●聚焦高端屏、智能端、專用芯、傳感器和新算力,推動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建設提擋加速,加快實施航空港區新型顯示基地、紫光智慧終端產業園、合晶大尺寸硅片二期、超聚變全球總部和研發中心、河南電子半導體產業園等項目。

    ●聚焦休閑食品、冷鏈食品、預制菜、酒飲品,支持蜜雪冰城、鍋圈食匯等企業創新三二一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擴大投資

    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優化消費環境,開展“放心消費行動”,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

    ●加快文旅文創融合,把“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打造成為高識別度、高傳播度、高美譽度的國際知名文旅品牌,力爭游客接待量突破10億人次、綜合收入突破1萬億元。推進文旅資源整合,圍繞黃帝故里、老家河南、天下黃河、華夏古都、中國功夫等中華文化IP,建設10條具有國際范、中國味、中原韻的精品線路。

    ●積極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支持老字號企業拓展市場,培育餐飲消費品牌。

    ●工業投資增長10%以上、技改投資增長20%以上,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萬億元,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0%。加快京港澳、連霍等骨干通道智慧化改造。加快建設雄商高鐵、平漯周高鐵和鄭州南站,開工建設焦濟洛平高鐵、南信合高鐵、京港高鐵阜陽至黃岡段,建成菏澤至蘭考高鐵。

    改善民生

    啟動河南電子科技大學、鄭州航空航天大學、鄭州大學醫學院建設

    ●強化穩崗擴崗政策支持,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萬人,新增返鄉創業15萬人以上。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200萬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50萬人以上、高技能人才90萬人以上。

    ●推動學前教育普惠擴容,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入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啟動河南電子科技大學、鄭州航空航天大學、鄭州大學醫學院建設。

    ●加快建設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依托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100個左右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服務能力。

    ●深入實施“非遺點亮計劃”。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開展“舞臺藝術送基層”等文化惠民活動30萬場以上。建成投用示范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間100個,加快建設書香河南。

    ●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鼓勵托幼一體化發展,新增托位8萬個、總數達38萬個。

    區域協調發展

    支持鄭州建設“四高地”

    ●支持鄭州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先進制造業高地、開放高地、人才高地。布局建設大科學裝置,搶占人工智能、類腦和仿真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先機,做強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做大航空制造、航空運輸、航空服務,做優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提升高端服務、前沿創新、國際交往等功能。全面提速航空港區開發建設,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核心增長極。到2025年經濟總量突破1.5萬億元,城市首位度大幅提高。

    ●深化鄭開同城化、鄭許一體化發展,建設蘭考鄭開同城化特別合作區。依托鄭開汽車、許港精密制造、鄭新高技術、鄭焦智造等重點產業帶,打造以創新為引領的城鎮和產業融合發展帶。加強漯河、平頂山與鄭州對接聯動。

    ●完善水電路氣暖等市政設施和垃圾、污水等環保設施,更新改造老舊管網4000公里以上,完成老舊燃氣管網改造。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

    改革開放

    創建鄭州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

    ●深化地方金融改革,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品種工具創新,創建鄭州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

    ●堅持客貨并舉,持續增加鄭盧貨運規模,加快建設布達佩斯等一批海外貨站,開工建設中國郵政航空樞紐項目,力爭到2025年開通國際地區客運航線50條以上、實現與全球前20位貨運樞紐機場全部通航,把鄭州機場打造為國際客貨運“雙樞紐”。

    鄉村振興

    加強傳統村落保護

    ●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新建高標準農田示范區450萬畝。到2025年新增糧食產能100億斤。

    ●統籌推進和美村莊、美麗村莊、潔美村莊建設,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穩步推進污水、垃圾治理和戶廁改造。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銜接的養老服務網絡。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

    污染防治

    大力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減排

    ●加快實施南水北調防洪影響處理工程,啟動建設觀音寺等調蓄工程,建成鄭開同城東部供水一期工程,力爭全省供水受益人口達到3500萬人。造林15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50平方公里。

    ●以降低細顆粒物濃度為主線,大力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減排,確保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PM2.5濃度比2020年下降10%。到2025年基本消除縣級城市及縣城建成區、較大面積農村黑臭水體。

    安全底線

    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集中力量化解高風險地區債務,清理拖欠企業賬款,有序出清重點房企風險,兜住基層“三保”底線。

    ●深入推進“三零”平安單位(村、社區)創建,健全“四治融合”基層治理體系,完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推進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防范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董艷竹 袁帥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李怡萍 統籌:歐陽永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