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產總值增長4.1%,工業投資增長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1月28日上午,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省長王凱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2023年全省主要工作,明確2024年重點工作。
2023交出亮眼成績單
經濟運行整體向好
●全年生產總值增長4.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2%,工業投資增長8.9%,技改投資增長17.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糧食產量1324.9億斤,經營主體1094萬戶。
●濟鄭高鐵全線貫通,率先在全國建成“米”字形高鐵網。鄭許市域鐵路通車,安陽紅旗渠機場投運,賈魯河綜合治理全面完工,引江濟淮工程、小浪底南岸及北岸灌區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成。
創新能力明顯提升
●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突破2%,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33.4%,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20.3%。形成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中原農谷“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
●建設省實驗室16家、產業研究院40家、中試基地36家、創新聯合體28家。全國重點實驗室達到13家,國家級創新平臺增至172家。
改革開放深化拓展
●全面開展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建成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臺、省營商環境投訴舉報中心,新增175個事項免證可辦,7195個事項實現“掌上辦”。
●鄭州機場全貨機航線拓展至49條,中歐班列累計突破1萬列,海鐵聯運集裝箱發運增長78.1%。新鄭綜保區進出口規模居全國第一。新設外資企業增長40.9%。
產業升級步伐加快
●7個先進制造業集群28個重點產業鏈加快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3%,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7%,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五大主導產業增長10.9%,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46%。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394家、高新技術企業1.2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6萬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785家。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上汽乘用車二期正式投產,整車產量突破100萬輛。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PM2.5濃度下降5%,優良天數增加5.9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深入實施,累計修復歷史遺留礦山10.2萬畝、濕地2.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0.1萬畝。新增省級以上綠色工廠和園區198個,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5%。
民生事業全面進步
●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8.9萬人,高校畢業生綜合就業率90.2%。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28.7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28.8萬人。
●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7.5萬戶,279個鄉鎮敬老院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新改造老舊小區38.9萬戶。
●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新開工建設鄉鎮寄宿制小學150所,新擴充幼兒園公辦學位13.5萬個。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達到12家,105個縣域醫療中心全部達到二甲水平。
●仰韶村、二里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園,建成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3012個。
鄉村振興有力推進
●秋糧產量達614.8億斤、增產19.6億斤,實現了以秋補夏。完成國家153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2415萬畝油料種植、53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耕地面積連續3年實現凈增,累計超過100萬畝。
●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達12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7個。新創建5個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6個鄉鎮和60個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董艷竹 袁帥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