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率先丨鄭州市開展新技術手術治療阿爾茲海默病

    2024-05-2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5月21日,鄭州市衛生健康委在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召開“阿爾茲海默病(AD)診療新技術記者見面會”,向媒體公布鄭州市在治療阿爾茲海默病方面的新突破——在全省率先開展“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治療阿爾茲海默病”。阿爾茲海默病是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中的重大挑戰,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球每3秒新發1例阿爾茲海默病;而在我國,每7位老人中,就有1位面臨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據悉,阿爾茲海默病的治療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相對于龐大的患病人群,目前,主流手段只有藥物保守治療一種,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癥狀,該項技術的開展,無疑給中原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新技術重建腦淋巴循環,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和神經退行性癥狀

    阿爾茲海默病(A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主要癥狀表現為進行性的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等。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常見的一種癡呆類型,是導致我國人群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亟需一種快速有效、花費相對較少的治療方法。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高新區醫院創傷顯微外科主任王飛云表示,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蛋白代謝物經淋巴回流受阻不暢致使代謝產物在大腦聚集是AD的發病原因之一。而“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術”是采用超顯微外科技術,通過重建腦淋巴循環,促進腦部代謝廢物和毒素的清除,從而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神經退行性癥狀,達到緩解甚至治愈阿爾茲海默病的臨床目的。該項技術被評為2022年度顯微外科學七大進展之一,王飛云表示,這一創新治療方案為國內乃至全球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鄭州市中心醫院已成功開展4例手術,均取得明顯臨床療效

    據悉,2023年以來,國內已開展“雙側頸深淋巴管—靜脈吻合技術”治療AD相關手術近200例,在治療AD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療效。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在浙江省人民醫院淋巴外科及顯微重建外科主任鄭有卯教授的指導幫助下,成為國內第一批成功開展此類手術的醫療機構。王飛云表示,自2024年1月以來,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已經成功開展4例,均取得了明顯的臨床療效。“阿爾茲海默病的診斷,有一整套明確的量化指標,這些患者入院時,我們會對各項指標進行詳細評估,術后再次進行評估和跟蹤隨訪,結果顯示,各項指標的數值都有顯著下降,且患者語言和行為障礙都有不同程度的緩解,生活質量顯著提高”。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豫欣老年病醫院業務副院長兼老年醫學科主任汪桂清表示,醫院一直致力于認知障礙等相關疾病的代謝研究,老年醫學科已建立“篩查—診斷—治療—隨訪”為一體的管理模式,開展記憶門診,并于2023年獲批成為“國家高級認知中心”,為手術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奠定了臨床基礎。

    記者 邢進 汪輝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