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都觀眾深情講述兩代人近50年的守河治河故事
豫劇《大河安瀾》第三次進京展演
7月24日、25日,由河南豫劇三團打造的豫劇現代戲《大河安瀾》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連演兩天,這是該劇兩年內第三次呈現給首都觀眾。
本次“與時代同行 與人民同心”——新時代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活動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大河安瀾》是水利部黃河委員會、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推出的重點項目。
《大河安瀾》演出劇照
“大黃河,我要帶俺爹去看黃河入海!”臺上,“大堤”表達著對黃河的深厚感情和父親“大河”對黃河的追隨;臺下,觀眾掌聲迭起,將演出推向高潮。演出中,《大河安瀾》講述的父子兩代人近50年的守河、治河故事,打動了在場觀眾。
劇中,河南豫劇三團團長賈文龍一人分演父親“大河”和兒子“大堤”兩個角色。為了更鮮明地區分這兩個角色,賈文龍在表演中融入了諸多細節。在扮演“大河”時,他運用“大本腔”的唱腔,生動地展現了“大河”憨實、忠厚且穩重的性格特征;在飾演“大堤”時,他通過肢體動作突出其浪漫與文雅的氣質,使得兩個角色在舞臺上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大河安瀾》對聲光電等多媒體技術的巧妙運用,使得黃河的波瀾壯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中西混合的交響樂隊為劇目增添了豐富的情感表現力。
據了解,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豫劇《大河安瀾》的主創團隊多次赴黃河沿岸采風,苦心策劃、醞釀、打磨,認真吸納各方專家意見,劇本數易其稿,對劇作不斷進行修改提升。賈文龍表示,《大河安瀾》在三次進京的過程中,實現了多方面的突破,“在演繹上,主創團隊根據專家和觀眾的意見,對劇本進行了30多次的修改,舞臺呈現也進行了6次大的調整,力求讓演出更貼近觀眾,更符合藝術創作的規律。”
“創作《大河安瀾》,我們深感肩負重任,在精準契合角色設定的基礎上,匯聚了河南豫劇三團精英演員的力量,再賦予其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和情感深度。”導演張平說。
舞臺上,多重時空交織,舞美設計的流動多變和大氣磅礴的風格,結合藝術呈現的細膩和演員們熱情飽滿的表演,共同構筑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盛宴。一位現場觀演的北京觀眾評價:“《大河安瀾》不僅是對黃河文化的深情告白,還展示了人和自然和平相處的過程,精彩的演繹讓人動容。”
記者 秦華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