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化+”促進鄭州文旅高質量發展

    2024-08-0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以“文化+”促進鄭州文旅高質量發展

    □胡鈺

    《鄭州市“十四五”文化廣電和旅游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的發展目標,包括打造“炎黃子孫的尋根之地、中華文化的朝圣之地、中華文明的體驗之地、華夏國學的教育之地”,以及實現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數的顯著增長。那么,如何促進鄭州文旅高質量發展,筆者認為以人文經濟為引領的“文化+”多元化文化產業鏈,無疑是一種路徑和方式。

    暑期家長帶孩子在鄭州市科技館“動物家園”展館參觀 記者 馬健 圖

    鄭州文旅市場的消費者特征分析

    鄭州市作為中國中部地區的重要城市,近年來文旅市場發展迅速,成為推動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鄭州接待游客量及旅游收入比往年同期均有明顯增長。例如,在春節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1388.7萬人次,較2023年同期增長69.9%,較2019年同期增長172.5%。實現旅游收入94.8億元,增幅超過游客數量的增幅。

    鄭州文旅市場具有獨特的資源和優勢,包括豐富的歷史文化、便利的交通條件和龐大的人口基礎。鄭州市憑借這些優勢,推出一系列相關政策,舉辦了大量配套活動,持續叫響“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城市品牌。此外,鄭州文旅市場還注重休閑度假功能和綜合服務水平,強調的是綜合的接待能力和多樣化的服務。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和旅游偏好也在不斷變化,鄭州文旅市場消費者表現出文化消費增長快、旅游偏好多樣化、重視旅游體驗、行為數字化、季節性強、責任感強、影響因素多等特征。

    文化消費增長快:近年來,鄭州市民對文化消費的需求持續增長。調查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表示愿意為高質量的文化體驗支付額外費用,這表明文化消費已經成為鄭州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旅游偏好多樣化:鄭州文旅市場的消費者旅游偏好呈現出多樣化趨勢。除了傳統的觀光旅游,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追求文化體驗、休閑度假和親子游等新型旅游方式。數據顯示,文化體驗類旅游產品在鄭州市場的受歡迎程度逐年上升。

    重視旅游體驗:消費者對旅游體驗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他們不僅關注旅游產品的質量和服務,還注重旅游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個人成長。因此,文旅企業需要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富有創意和深度的旅游體驗,以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行為數字化:隨著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普及,消費者的旅游決策和消費行為越來越依賴于數字化渠道。在線預訂、社交媒體推薦、移動應用等數字化工具在消費者行為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文旅企業需要加強數字化營銷和服務,以適應消費者的數字化需求。

    決策影響因素多:消費者的旅游決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旅游產品的價格、品質、文化價值、口碑以及旅游服務等。其中,文化價值和旅游服務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高質量的文化體驗和優質的服務能夠顯著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行為季節性強:鄭州文旅市場的消費者行為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節假日和周末是旅游消費的高峰期,尤其是在“五一”“十一”等假期,旅游市場的消費熱情尤為高漲。因此,文旅企業需要根據季節性特征合理安排旅游產品和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期待文旅融合:消費者對文旅融合的期待日益增加。他們希望在旅游過程中能夠體驗到更多的文化元素,如歷史遺跡、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特色文化等。文旅企業需要深入挖掘和整合文化資源,提供富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社會責任感強:隨著社會責任感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旅游活動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他們傾向于選擇那些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文旅企業需要加強社會責任建設,提升旅游活動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以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持。

    群體多元化:鄭州文旅市場的消費者群體可以細分為不同的類型,包括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學生群體、家庭游客和海外游客,尤其是144小時免簽政策落地后,海外游客數量明顯上升。不同消費者群體的需求和偏好存在差異,文旅企業需要根據消費者群體的特點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

    “以文化人”——以人文經濟引領鄭州文旅高質量發展

    明確“文化+”的發展方向,將文化與旅游、體育、教育、康養等產業相結合,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產業鏈。同時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文化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為“文化+”戰略提供政策保障。

    文化+體育:通過體育賽事的引進與培育如鄭州通過舉辦國際少林武術節等體育賽事,提升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吸引國內外游客的關注。據統計,每屆武術節期間,鄭州市的旅游收入和游客接待量都有顯著提升。還可以以此進行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結合鄭州的體育資源,開發了包括登山、徒步、騎行等在內的體育旅游產品,豐富了游客的體驗,增加了旅游的吸引力。同時進行體育基礎設施的完善,加大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如建設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等,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良好的體育旅游環境,也促進了體育與旅游的深度融合。

    文化+商業:打造文旅商融合產品體系,創新打造特色街區、歷史街區、休閑奧萊街區等商業街區,將文化與商業深度融合。通過引入多元時尚業態、舉辦特色文化活動等方式,提升商業街區的文化內涵和吸引力;推動文化消費,征集、精選、設計一批具有鄭州特色的“鄭州禮物”,推動其走向市場。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寬文化消費渠道,滿足游客和市民的購物需求。

    文化+科技:推進文化產業數字化,可積極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推進5G、VR等新技術在文化旅游場景中的廣泛應用。通過數字化手段,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增強游客的互動性和體驗感;可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支持沉浸式體驗、數字藝術等新型文化業態的發展,打造具有創新性和吸引力的文旅產品。例如,通過AR技術重現歷史場景,讓游客在虛擬與現實之間自由穿梭。

    文化+教育:創新研學文旅產品,聚焦黃河文化等特色資源,對全市特色文旅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和整合。通過打造研學旅行示范基地、編制特色課程內容等方式,提升研學旅游的品質和效果;加強教育資源配置,引導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加強與學校、教育機構等的合作,共同開發研學旅游市場。通過舉辦研學旅行活動、開展文化交流等方式,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

    文化+工業/農業:工業文旅產品,充分利用二砂廠區、油脂化學廠等廢棄工廠和工業園區,打造文化創意園區和工業文旅產品。通過保護工業遺產、挖掘工業文化等方式,讓游客在游覽中感受工業文明的魅力;將鄭州周邊農業與文創深度融合,打造特色農莊、田園綜合體等農業文旅產品。通過展示地域特色的農耕文化、提供農事體驗等方式,提升農產品的消費價值,吸引游客前來體驗。

    鄭州文旅在做好“文化+”方面,已經開始行動,未來鄭州將繼續深化文旅融合,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文旅體驗。

    鄭州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在實施“文化+”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注重品牌建設和文化傳承協同發展,形成強關聯態勢,共同拓展鄭州文旅發展空間。(作者系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河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副教授)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閆佳佳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