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4鄭州晚報財金周刊

    2024-08-1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商場里的 文脈尋寶

    探索文商旅融合 新模式

    “沒想到帶家人逛商場還能穿越歷史時空感受河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個活動真是太有意義了!”近日,一場文商旅融合互動式體驗活動在鄭州大衛城商場啟幕。

    此次活動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為核心主題,結合中華文明歷程和河南歷史,提煉選取四大古都和其中代表性文旅、文物元素,落地打造了打卡場景,并通過“文脈尋寶”打卡集章的方式,邀請市民積極參與進來。

    活動現場,不少顧客手持特制的尋寶圖,穿梭于精心設計的歷史場景中,尋找并集齊代表不同歷史時期和文化符號的印章。這一過程中,他們不僅能夠親身體驗到河南歷史文化的厚重與多彩,還能在趣味與挑戰中加深對中華文明的認知與理解。為進一步增加消費者體驗、豐富活動形式,現場還設置了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創產品展示區和文創冰淇淋攤位,作為傳播河南文化的新媒介,吸引大家紛紛駐足消費。

    據了解,該活動將一直持續至10月。此次活動,為鄭州文商旅融合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與模式。未來,主辦方將繼續深化融合,探索更多創新路徑,共同推動河南文商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擦亮“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吸引更多人士前來探尋中華文明的魅力。

    記者:成燕 孫婷婷 文/圖


    鄭州商業布局“抓娃娃”

    “一拖n”家庭消費模式釋放虹吸效應

    “暑期去商場,主要不是去購物,而是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逛吃。”近日,在中原萬達廣場,陪孩子到游樂場的王玲介紹,鄭州很多商場都成了遛娃好去處。

    如今,多元的親子游樂場景已成為商業綜合體標配,通過孩子帶動整個家庭消費的“一拖n”模式已成為主流,涵蓋玩具、文化、娛樂、餐飲等多個領域的兒童集中消費專區范圍正在不斷擴大,主打沉浸式遛娃的親子消費形式已成為鄭州商業新的增長點。

    中國兒童產業中心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兒童消費市場規模每年為3.9萬億元至5.9萬億元。八成以上的中國家庭,兒童相關開支占據了家庭總開銷三成以上,且占比仍在穩步上漲。為了吸引和留住親子客戶,各大商場不斷調整業態布局“抓娃娃”,以撬動家庭消費。

    孩童專區占據商場C位

    伴隨著歡笑聲,孩子們在絢麗多彩的海洋球池、大滑梯上玩耍,家長在游樂場旁一邊關懷叮囑,一邊享受著難得的悠閑時光。近日,記者在中原萬達廣場中庭海洋球親子活動現場看到,這里人氣很旺。

    “我專門在暑期辦了張暢玩套餐卡。”市民陳女士說,商場里很涼快,既能讓孩子玩痛快,自己也可以“解放”了,一舉多得。

    工作人員表示,暑期連工作日客流都很大,到了周末,項目收益甚至能提升1.5倍。

    記者走進三福商店,發現孩子們鐘愛的各種IP聯名卡片、擺件及玩偶占據入口處半壁江山,取代了以往的化妝品、小飾品。來到沃爾瑪亦是如此,孩童專區很顯眼,涵蓋7個貨架,玩具、文具琳瑯滿目,價位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全家一起逛商超,孩子玩得高興,家長買東西也方便。”正帶孩子挑選商品的趙女士說,商業綜合體里吃喝玩樂購都有了,全家人可以一起享受愜意的休閑時光。

    餐飲商家特推兒童套餐

    商場開展各類親子活動,使出增強體驗感的殺手锏。尤其是餐飲行業,瞅準時機推出種類豐富、造型可愛的兒童套餐,從色香味、新奇感等不同角度滿足孩子的喜好,給足家長付費的理由。

    寶媽趙元(化名)最喜歡帶小寶“糯糯”到錦藝城購物中心一家寶寶膳食餐廳用餐。“寶貝,慢慢滑下來,要注意安全。”趙元一邊等餐,一邊叮囑著正在店內游樂設施玩耍的孩子。記者在該餐廳看到,盛飯的餐盒被設計成了心形、云朵等形狀;主食制作成螃蟹、兔子等小動物造型;葷素搭配的菜品令孩子食欲大開……餐廳環境整潔又溫馨,透過半透明玻璃還能看見廚房現場烹制過程。

    走訪鄭州各大商圈不難發現,從快餐店到融合餐廳,商家紛紛推出兒童套餐、親子套餐,為萌寶和家長不斷上新。

    閱讀空間成熱門打卡地

    隨著親子消費主力軍的代際轉換與消費觀念的轉變,親子教育在現代父母的育兒認知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艾媒咨詢調查數據顯示,98%以上的父母認同親子教育的重要性。而各類型書店也逐漸成為商圈的標配,青少年捧書閱讀是父母最樂見的畫面,也讓消費更有意義。

    走進新華書店,有的孩子在書桌前,安靜地閱讀還記下筆記;有的孩子翻到自己喜歡的書,索性席地而坐成了“小書蟲”。家長也會在不遠處找到自己喜歡的讀物。

    “孩子喜歡看書,一待就是半天,有特別中意的書會買一本回家。”錢女士正在陪孩子挑選讀物,她說,如今的書店已不再是單純的購書地,良好的閱讀氛圍,人性化的設施,甚至有茶點供應,能輕松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西西弗書店(探十里店)也做了不少嘗試,不但擴大了兒童書籍品類的區域,同時把兒童閱讀區打造得更舒適,可以讓孩子和大人共同閱讀,還開設“書店+咖啡+零售”的復合經營模式。

    “親子業態正帶旺超市、餐飲、服飾、休閑娛樂等多種商業消費,孩子已成為商場的引客利器。”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副教授胡鈺表示,親子業態具有“一拖n”的虹吸效應,不僅能夠延長消費者的消費時間,促進親子關系成長,提升家庭教育質量,還帶動家庭消費,促進其他業態的消費增長。

    記者:孫雪蘋 文/圖


    當中式茶品代替可樂雪碧

    主打健康 無糖茶飲成新寵


    天氣剛剛立秋,暑熱尚未退去,飲料仍然是夏末秋初的市場寵兒。就像年度流行色一樣,飲料市場每年也有自己的流行主打,商家絞盡腦汁揣度市場、推陳出新,努力在激烈的競爭中殺出重圍、一騎絕塵。縱觀今年琳瑯滿目的飲品市場,無糖飲料無疑是市場新寵。

    無糖飲料成新寵

    暑期,口味、包裝各不相同的飲料紛紛亮相,開始被商家擺放在醒目位置。如今,首先映入眼簾的已經不是曾經熟悉的可樂、雪碧、紅茶、綠茶等,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純茶飲料、氣泡水、電解質水等,各大超市、便利店的飲料貨架區醒目位置,也被這些低糖甚至無糖的飲料占據。事實證明,這類含糖低的飲料雖然口感平淡無奇,卻以無糖一招獨辟蹊徑,完美契合當下消費市場的“健康”訴求,成為以“甜”為主的飲料大軍中后來者居上的熱銷單品。

    某家以價低走量為主的倉儲式超市內,無糖的烏龍、茉莉烏龍、桂花烏龍,在爭奇斗艷的飲料區占據了一個夏天的C位。11元買一送三,相對其他零售店5元一瓶的價格,也相當實惠。“這幾款銷量都不錯,屬于補貨比較勤的品類,一般成年人買的比較多。而另一款1L裝的低糖飲料,則更受小孩子們歡迎。”據工作人員介紹,當下消費者的健康理念越來越強,購買零食飲料關注配料表幾乎成為慣例,配料表簡單的往往賣得更好。即便是小孩子,在大人天長日久的引導下也開始關注無糖、低糖的飲品。剛剛參加工作、正在減肥的慧慧,就是無糖飲料的忠實擁躉。“我不喜歡喝白水,既滿足味蕾又沒有增重負擔的,當然首選各種無糖茶飲料。”慧慧表示,自己周邊的朋友,也都有各自的飲品愛好,但出于身材管理需要,大家普遍對高糖飲料越來越慎重了。

    “健康飲品”越來越多

    瀏覽各家今年主推的飲料新品,從遍布商圈的現場制作茶飲到瓶裝飲料,以無糖低糖為代表的“健康飲品”越來越常見。

    風靡市場的康師傅冰紅茶推出了無糖版,娃哈哈也推出了好幾種口味的無糖純茶飲料。奈雪的茶則早在幾年前就推出了零卡糖,作為甜度選擇中的替換項。以咖啡起家的瑞幸,別出心裁圍繞健康做足茶文章,以0植脂末、0阿巴斯甜、0反式脂肪酸、0氫化植物油為特色的“輕系列”,輕輕茉莉、輕咖檸檬茶等,主打輕口感輕負擔,在口味選擇上,糖這一項就有少糖、少少糖、無糖幾項選擇。而少糖或無糖,正成為越來越多飲料消費者的選擇。

    貨架區的擺放,也可以看出無糖飲料的市場地位。隨便走進一家便利店,醒目位置擺放的多是東方樹葉、烏龍茶等中式茶飲料,以及各種功能飲料、電解質水等,可樂、雪碧則被擠到了角落。

    各大連鎖超市的自有品牌瓶裝飲料,無糖之風也大有愈吹愈烈之勢。胖東來新改造的永輝信萬廣場店內,除了一直火爆的胖東來果汁外,醒目位置擺放的2L裝進口無糖茶飲料,也頻頻出現在顧客的推車內,該款茶飲料不僅配料表簡單,主打就是無糖。以低價風靡鄭州的多樂屯,進口的泰象原味蘇打水長期占據柜臺C位,相比七八元的巴黎水,泰象價格更親民,備受氣泡水消費者的喜愛。工作人員介紹:“這個銷量一直不錯。”“我原來喜歡可樂,充足的氣泡進入胃里,再打嗝出來,舒服。后來有了減糖理念,無糖氣泡水就成了不二之選,其實相比糖的甜味,也許我在意的只是充足的二氧化碳帶來的那口氣感。”剛過35歲的云朵的話,代表了部分同齡人的心聲——在健康和愛好間,努力實現兩者的平衡。

    清淡飲食理念回歸

    曾經,飲料就是“甜”的代名詞,而隨著與糖有關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多,減糖控糖理念逐漸開始深入人心。這背后,是大家對自身健康的關注,以及由此帶來的對口腹之欲的理性克制。

    每種消費行為的背后,對應的都是一種消費需求。缺吃少穿年代,大家喜歡高油高鹽高糖帶來的飽足幸福感,當這類食物被過度食用并威脅到健康時,清淡健康自然重回大眾的選擇項。一位飲品市場的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的飲品市場,低糖、無糖飲品將成為潛力巨大的新賽道。

    據了解,上海目前正在進行飲料分級試點,根據飲料中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劑的含量,把飲料分為A、B、C、D四個等級,從A級到D級,推薦程度遞減。按照分級標準,那些含糖量高的飲料,將被列為不夠健康系列,這也被視作一個信號——無糖飲料正迎來自己的春天。

    其實,無糖飲料的市場布局早已進入商家的考量,無論是農夫山泉旗下的東方樹葉,還是元氣森林的電解質水,均已在無糖賽道上站穩了腳跟。更多商家也正跑步進場,搶占無糖飲料市場的一席之地。

    記者:侯愛敏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閆佳佳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