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新山鄉巨變主題改稿”作品《道泉記》單行本日前出版后,不僅獲得“蘇東坡文藝獎特別獎”殊榮,還入選了長安街讀書會及百道網等眾多權威好書書單。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評論家吳義勤評價《道泉記》:“好看,有趣,傳神,是值得關注的小說。”
《道泉記》的故事圍繞道泉村志、廉兩家的糾葛展開,書寫了家族的流變、鄉村的流變,重塑了道泉村的正義、誠信和關懷的形象,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了一條獨特路徑和嶄新方向,成為改革開放前后典型敘事的縮影。本書富于隱喻色彩,思想駁雜又集中,事件紛繁又統一,結構嚴謹又多姿,情感節制又深透,語言幽默又冷峻,描寫細膩又斑斕,人物獨特又鮮明,是一部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長篇小說佳作。
同時,《道泉記》還獲得了一眾讀者的熱捧,有的讀者說,這部作品把她讀哭了,好久沒讀過這樣感人的好作品了;有的讀者在整本書上通篇做筆記,寫心得,貼紙條,讓書幾乎增厚了一倍;還有的讀者表示,《道泉記》書寫了他們整整一代人的記憶,把埋藏在他們生命深處的疼痛和柔軟完全復活了。更多的讀者表示,《道泉記》是一部切口巧妙,手法獨到,寓意精深,語言精彩,值得一讀再讀的好小說。
《道泉記》還獲得了一眾專家的肯定。著名作家賈平凹評價道,寫鄉村振興的小說不少,但著眼于文化振興的不多;寫文化振興的也有,但落筆到偷盜問題的少見。張生全的《道泉記》,以泉水為喻象,以偷盜為話論,以莊子為內挈,通過兩個家族的數代恩怨和兩個兄弟的愛恨情仇,對鄉村的時間和文化做了一番獨特的詮釋,別開生面,意味深長,值得推薦。著名作家阿來認為,張生全的小說對命名有特別的偏好。《重返蜀山》是這樣,《道泉記》也是這樣。人名、家族名、地名,乃至茶室名、章節名,似乎都有精心的設計。這體現著張生全對小說的認知和思考,強大的寓意和清晰的紋理,再配搭上毛茸茸的生活細節及神秘主義的光輝,讓張生全的小說具有不錯的表現力。青年評論家劉小波評論說,貫穿小說始終的,還有《莊子》這本書,這一意象的存在,讓小說在描繪鄉土的時候,主題進一步升華了。《莊子》是小說一個重要的互文文本,小說有多處引用《莊子》的原文和其主要的觀點,這也是傳統的某種隱喻。由此,《道泉記》升華為一部文化反思小說,作為一部鄉村振興主題的作品,透視出從物質振興到文化振興,再到精神振興的系統工程。
記者 左麗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