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4 鄭州晚報民生周刊

    2024-10-2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跨南水北調、穿越鄭西高鐵等多個施工難點

    登封引熱入鄭項目完工

    鄭州西南區域居民過冬將增新熱源

    10月22日上午,隨著最后的軟化水注入供熱管網,歷時一年半施工,華潤登封電廠引熱入鄭市區輸配北線工程項目全線貫通并注水完成,已具備供熱運行能力。

    完工的引熱入鄭項目

    華潤登封電廠引熱入鄭市區輸配北線工程項目包括啟福隔壓站、渠南路、啟福大道、跨越南水北調生產橋項目,全長約9公里,存在隔壓站前期征地施工、跨南水北調、穿越鄭西高鐵等多個施工難點。

    南水北調沿途公園 記者 馬健/圖

    面對施工點多面廣、工期緊任務重的特點,鄭州熱力集團施工人員多次踏勘現場,制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在保證安全、質量前提下,高效調配資源、持續優化施工流程、強化現場監管與檢查,克服有效工期短、施工難度大等困難,爭分奪秒搶抓施工生產進度,按時貫通北線全部工程。

    華潤登封電廠引熱入鄭項目北線工程項目投運后,可釋放華潤登封電廠700兆瓦供熱能力,彌補市區熱源不足。鄭州熱力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具體時間節點,繼續做好運行前相關準備工作,確保華潤登封電廠引熱入鄭項目按期投運,保證鄭州市西南區域廣大居民溫暖過冬。

    記者 張華 文/圖


    我省前三季度重點民生實事多項目標超額完成

    已新建公共充電樁21562個

    年初定下的重點民生實事進展如何?10月23日,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我省發布《關于2024年前三季度省重點民生實事進展情況的通報》,截至9月底,全省10件重點民生實事整體進展順利,多項目標超額完成。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取證

    截至9月底,已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87.18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取證)217.02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證)100.87萬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43.59%、144.68%、112.08%。

    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

    截至9月底,已開工300所學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0%。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截至9月底,已完成16.65萬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在線培訓,并按計劃開展了1206個家庭醫生團隊(共4824人)線下培訓,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5.65%、96.48%;行政村衛生室基本運行經費補助現已撥付至各區縣(市)。

    開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截至9月底,已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76個、涉及居民28.45萬戶,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1.16%。

    加快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截至9月底,已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5813公里,改造危舊橋梁618座,實施安防工程500公里,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6.26%、123.6%、100%。

    推進城鎮非居民用戶“瓶改管”改造

    截至9月底,已完成12.6萬戶城鎮非居民用戶液化石油氣“瓶改管”改造,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5%。

    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截至9月底,已新建公共服務領域充電樁21562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2.68%。

    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截至9月底,已全面完成6000個存在安全隱患的路口和600個發生過傷亡交通事故的重點隱患路口排查工作,其中4530個存在安全隱患的路口和421個發生過傷亡交通事故的重點隱患路口已完成治理;已開展“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講活動1497場,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99.8%。

    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

    截至9月底,已建成7988個老年助餐場所,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9.42%。

    提高婦女、兒童和青少年健康保障水平

    截至9月底,累計完成宮頸癌篩查86.86萬人、乳腺癌篩查88.91萬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8.58%、111.14%;免費產前篩查覆蓋率達到90.43%,新生兒“兩病”篩查率達到99.17%,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到98.45%,分別高于年度目標任務25.43個、4.17個、3.45個百分點;4.27萬名殘疾兒童得到康復救助,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23.23%;已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團輔活動5453場,覆蓋青少年20.7萬余人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9.06%;開展線下青少年個案心理咨詢21332人次,通過河南省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開展線上咨詢8602人次,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6.66%、143.37%,培訓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者2326人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6.01%。

    記者 袁帥


    健身路徑2208條、體育公園10個、社會足球場381個……

    “15分鐘健身圈”畫出體育鄭州新半徑

    2020年以來,省市體彩公益金共投入8370萬元用于全民健身補短板工程;公共體育場館開放率達100%,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基本形成;全民健身基層健身指導站點達5012個,社會體育指導員達37843人……10月23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主任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于體育鄭州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近年來,我市大力促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體育治理等協同發展,努力讓體育鄭州建設為群眾幸福“加碼”。

    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基本形成

    體育不僅是賽場上的競技,更是人民群眾越來越認同的生活方式。近年來,鄭州市公共體育設施不斷發展完善,公共體育場館開放度更高,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更多,群眾健身更自由。

    報告提到,2020年以來,省市體彩公益金共投入8370萬元用于全民健身補短板工程。“推動體育惠民,方便群眾就近健身”連續多年被列為鄭州市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以加快推進全民健身設施三級服務體系建設為契機,加大我市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健身路徑2208條、多功能運動場175個、智能健身驛站120個、社區健身中心138個、社會足球場381個、體育公園10個,社區、鄉鎮、農村全民健身路徑工程建設覆蓋率在全省率先達到100%, 公共體育場館開放率達100%,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已基本形成。

    我市持續加大融合改造,推動體育場地設施進金角銀邊、公園、廣場、游園、綠地、河道湖泊沿岸兩側、生態功能區等公共休閑場所,將體育場地與公園綠地有機融合,加強公共體育場地建設的規范性、合理性、均衡性。截至目前,已對金水河沿線體育設施優化升級,下一步將對世紀公園、青少年公園、西流湖公園、惠濟區古樹苑、新密市老年健身示范園等進行整體改造提升。

    全民健身基層健身指導站點達5012個

    高水平公共體育服務水平是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期待的內在要求。我市持續完善以各級體育總會為樞紐、單項體育協會為支撐、體育俱樂部為主體、全民健身站點為陣地的體育社會組織網絡。2024年將“體育工作融入網格化基層治理”列入鄭州市基層黨建“書記項目”,依托全市網格216個一級網格、3480個二級網格、17086個三級網格、54161個微網格,織密全民健身服務網格。

    持續開展科學健身精準指導“六進”服務,全民健身基層健身指導站點達5012個,社會體育指導員達37843人,打通基層群眾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最后一公里”。積極組織全民健身系列體育賽事活動,開創“一區一品”全民健身特色品牌建設,推動賽事活動進社區、進基層、進校園。

    力爭“十五五”實現縣級體校全覆蓋

    圍繞加強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我市出臺相關政策,增強學校體育專業力量,推動學生熟練掌握一至兩項體育技能。加強傳統項目學校的培育和創建,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99所省級傳統項目學校,168所市級傳統項目學校,建成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83所,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幼兒園100所。

    為深入推進體育鄭州建設,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編制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內容和標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健身事業,完善社會力量建設運營體育設施、舉辦體育賽事活動有關扶持政策。推動區縣(市)體校辦學轉型發展,提升體校競技體育功能和作用,爭取“十五五”實現縣級體校全覆蓋。建成一批體育特色鮮明、體旅有機融合的體育旅游精品景區、精品項目和精品路線,著力構建體旅協同發展新業態,努力把群眾體育做“好”,競技體育做“強”,體育產業做“活”。

    記者 董艷竹


    10項措施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重大投資項目環評可走綠色通道

    為進一步支持服務中小微企業,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圍繞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高環評審批效率、優化執法監管方式、完善服務保障機制等方面工作,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0項措施。

    1.支持綠色產業發展

    支持企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綠色供應鏈,引導環保企業延伸拓展服務范圍和服務領域,促進生態環保產業、節能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低碳產業一體化融合發展。

    2.推動治污設備更新

    積極支持企業對各類生產設備、大氣污染治理設施等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鼓勵企業自主自愿開發溫室氣體減排項目。

    3.優化區域空間布局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促進企業集中治污、集聚發展。

    4.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推動大規模回收循環利用,支持企業提升廢舊資源循環利用水平。

    5.深化環評管理改革

    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實施環評豁免、打捆審批、告知承諾審批等措施,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民營重大投資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實施即報即受理即轉評估。對不屬于重大變動的項目,無需重新辦理環評,直接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對符合要求的建設項目,在企業自愿的原則下,探索實施環評與排污許可“審批合一”。

    6.優化總量指標管理

    對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單項新增年排放量小于0.1噸,氨氮小于0.01噸的新改擴建建設項目,免予提交總量指標來源說明,由各地生態環境部門統籌總量指標替代來源,并納入臺賬管理。上一年度大氣、水環境質量達標的縣(市、區),建設項目所需總量指標實施等量削減替代。

    7.實施正面清單管理

    嚴格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對正面清單內的企業免除、減少現場執法檢查等。

    8.開展精準科學管控

    進一步擴大我省績效分級行業范圍,科學合理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明確不同預警級別的應急響應措施,嚴禁采取“一刀切”緊急停工停業停產等應急管控措施。

    9.強化財政金融支持

    將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污染治理等項目納入各級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一視同仁給予財政資金支持。進一步減少社會資本市場準入限制,清理在招投標等環節設置的不合理限制,破除民營企業參與競標污染防治攻堅戰重大治理工程項目的準入屏障。

    10.做好企業對接服務

    深化“萬人助萬企”“企業服務日”等活動,深入開展科技幫扶行動,多措并舉為企業紓困解難。

    記者 裴其娟


    預售、滿減、買貴退差……

    “雙11”購物12315教你咋避坑

    “雙11”臨近,消費者關注度比較高的,莫過于怎樣購物最劃算。為讓消費者每一筆消費都物有所值,昨日,鄭州市12315投訴舉報維權中心發布“雙11”網絡購物提醒。

    理性看待促銷 學會規避套路

    每到“雙11”,很多商家就會各種花樣促銷,包括預售、滿減、紅包、優惠券等,很容易讓消費者產生“生怕錯失良機”“下單就是賺到”的感覺,從而忽視自身實際需求和商品的性價比,盲目下單或為了所謂的“湊單”去購買不必要的商品。

    新華社發

    12315:消費者在“剁手”購物前保持理智,注意查看家中相關產品的存貨數量和保質期限,尤其是食品、化妝品等有效期相對較短的商品,必要時應列出購物清單,按需購買,以免造成浪費;了解商家制定的折扣規則、紅包使用規則,以及退換貨規則,核實清楚優惠情況,提前做好價格比對。

    謹慎預付定金 記準尾款時限

    “雙11”很多商品是預售,部分商家會要求消費者提前支付定金,再在規定時間內支付尾款后才會發貨。有些消費者因為錯過時間,忘記支付尾款出現商家不退定金問題;有些不法商家以超低預售價吸引消費者支付定金,隨后卻提高尾款金額,或以商品售罄為由拒絕發貨。

    12315:消費者支付定金時,要明確尾款的支付時間及金額,如錯過時限,定金是否正常退還。

    了解預售商品庫存情況,發貨時限等重要事項,避免付款后長時間不發貨,影響正常使用。

    看準保價規則 爭取合法權益

    “雙11”部分電商平臺或商家推出了價格保護服務,購買的商品在規定的時限內如出現降價的情形,可以根據保價規則向平臺或商家申請退補差價。

    但由于各平臺保價和退差價的規則不一,條款設置復雜,有些“保價”可能被商家“鉆空子”。例如通過“同款商品不同鏈接”等設置,有意繞開“價格保護”,或者雖然商品標價沒變,但商家通過發優惠券、補貼等方式變相降價,以此規避平臺設置的保價服務。

    12315:針對“保價”和“退差價”,消費者要仔細閱讀平臺規則,注意保價時間及價格構成。例如保價時間是7天、15天還是30天,價格構成是否包含店鋪優惠券或者平臺優惠券等;在發現符合保價條件后及時向平臺或商家申請退差價,避免錯過保價期。

    記者 李愛琴


    鄭州首家經營異常企業公益清算強制退出市場

    10月22日,鄭州星之路模特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經法院公益清算和依法裁定,在市市場監管局注冊審批分局駐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市場監管窗口辦理了注銷登記,強制退出市場。這是市市場監管局、鄭州市中級法院聯合推出《關于推進經營異常企業公益清算強制退出的實施意見(試行)》后,全市首家被強制退出的企業。

    據介紹,該企業自2008年11月12日被吊銷營業執照后,一直處于停止經營狀態,無工作人員,無法聯系到公司法定代表人、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企業自身無法進行清算和辦理注銷登記。

    “通常情況下,企業終止經營活動退出市場,需要經歷決議解散、清算分配和注銷登記3個主要過程。”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需要注意的是,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后,仍需要依法清算后辦理注銷登記。但是,許多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后,不及時辦理退出事項,隨著時間推移,或人員失聯,或材料缺失,導致企業清算分配困難,從而無法注銷,最終成為“僵尸企業”。大量“僵尸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不但給企業法定代表人、股東或投資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個人帶來信用影響,而且大量的名稱資源、監管資源被占用,并且在對市場存續企業數量、本地經濟運轉情況進行統計時數據出現失真,影響了對市場運行情況的分析研判,對市場的正常健康運行造成了不利影響。

    市市場監管局、市中級法院聯合實施企業公益清算強制退出,在鄭州市范圍內探索構建經營異常企業公益清算強制退出的常態化機制,使符合條件的經營異常企業無需經過注銷公告程序、無需提交清算報告、投資人決議、清稅證明、清算組備案證明等通常情況下必須由企業自身依法完成的材料,即可直接退出市場,完善了經營主體退出機制,暢通了經營主體退出渠道,有效破解了經營異常企業注銷難問題,將對減少全市經營異常企業數量,助力全市經營主體“新陳代謝”,促進鄭州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 李愛琴


    心態好,心腸熱,愛運動,不挑食……

    114歲!鄭州最高齡老人有長壽秘訣

    “吃啥飯?你們看想吃啥。”在重陽節剛過完114歲生日的李陳氏,和70歲的女兒、女婿拉著家常,面對來訪的中原區民政局和綠東村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能簡單回應幾句。生于1910年的她,五世同堂,頭發濃密,生活基本能夠自理。作為目前鄭州市最高齡的老人,她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家族里有長壽基因嗎?

    秘訣一 心態好,心腸熱,面對苦難很堅強

    10月21日下午,天氣微涼。李陳氏的小女兒李桂英和丈夫侯金生陪著老人在家。114歲的李陳氏把玩著一根布條,在手里捋一捋,纏一纏。

    “跟個小孩一樣,閑不住,喜歡玩。中午吃燴面,不想吃了就一根一根掛在椅背上。”李桂英說,“除了有一點糊涂,不太認識人,身體沒啥疾病。”眼前的李陳氏穿著干干凈凈,比較安靜,耳不聾,問話能回復,眼睛也看得見。

    114歲的李陳氏和70歲的女兒

    “我姥姥96歲意外去世,長壽基因應該是有的。”已經70歲的李桂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稍顯年輕。她覺得母親應該是遺傳了姥姥的長壽基因。姥姥生活在非常貧窮的安徽農村,即使正常亡故能活到96歲也絕非易事。

    除了基因,李桂英認為母親高壽最大的秘訣是心態好,能夠從容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考驗。

    李桂英家中兄妹4人,在她剛1歲時,父親不幸離世,當時一家人生活在安徽農村,大哥、二哥都在十幾歲就早早背井離鄉尋找出路,母親帶著她和姐姐靠掙工分維持生活。

    “土坯房,上面搭著麥秸,一漏雨就踩著耕地的耙爬上去修房頂,日子別提有多苦了。”李桂英回憶,母親特別堅強。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在農村老家,家里沒男人,墻倒了,她就一個人壘土坯墻。土房子漏了,她就一個人爬高上低去修,地里、家里忙得團團轉。日子雖然很苦,可她脾氣好,心腸熱,一手好針線,當左鄰右舍需要幫忙時,寧愿自家的活兒不干也會先去幫別人。

    秘訣二 愛干活,90多歲還飛針走線給孩子做棉衣

    “一輩子愛干活。”這也是李桂英總結母親高壽的另一個因素。

    “我女兒生孩子,小孩的棉衣棉褲都是她做的。”作為女婿的侯金生,特別佩服岳母的針線活,孫子孫女外孫、重孫幾輩人的小孩子棉衣棉褲都是老人親手操持,后來孩子們都大了,老人的針線活才被迫下崗。

    在李桂英的記憶中,母親一直是個心靈手巧的人,喜歡琢磨,在街上看到別的孩子穿的帶“兜兜衣服”特別好看,沒錢買,就自己琢磨著,畫畫、剪剪、縫制,一雙巧手把孩子們打扮得很“洋氣”。

    90多歲時,李陳氏還被外甥女接回安徽老家,專門給孩子做棉衣,一雙巧手不知道溫暖了多少子孫后代。

    “閑不住。”李桂英說母親愛干活刻在了骨子里。90多歲時,李陳氏思維敏捷、身體硬朗時還在照顧重孫,雖然現在腦子糊涂認不得人,但是每晚還是自己洗腳,吃飯自己端碗使筷,吃完飯手里拿根線或布條能把玩很久。

    秘訣三 心情好,家庭和睦子女孝順

    剛剛過去的這個重陽節,一大家子從各地奔赴鄭州來為李陳氏慶祝114歲的生日。作為已經五代同堂的大家庭,每年老人的生日都是大家庭團聚的大日子。

    李桂英的手機里,保存著一張不久前為老母親拍的照片,特別喜慶——“老壽星”伸出剪刀手比耶,布滿皺紋的臉上,笑容格外燦爛。

    “重孫在國外留學,啥時打電話第一句都是‘老奶奶呢?’。”侯金生說,老人的子女雖然不全在鄭州,都特別孝順,孫子輩、重孫輩日常也都很牽掛老人,經常電話聯系或上門看望。

    好的感情都是雙向奔赴,無論愛情還是親情。年輕時的老人對孫子、孫女、外孫女們也很疼愛。

    李桂英回憶,二哥遠在揚州當時孩子小,需要母親幫忙照顧,母親前去時帶著大哥家的、姐姐家的孩子,“每次去至少帶倆孩子,多了三四個”。

    李桂英對母親也是非常佩服的,作為上過夜校只認識一個“女”字的李陳氏,乘坐火車、換輪船、搭汽車,帶著一幫孩子長途跋涉,樂此不疲。干凈、溫柔、勤勞能干的老母親走到哪兒都很受歡迎,也是大家庭的親情紐帶。

    秘訣四 多運動,不挑食,無需補品愛吃家常飯

    還有其他長壽秘訣嗎?李桂英夫妻倆說,還真有,多運動,不挑食!

    無風溫暖的日子里,夫妻倆還經常推著老人在小區曬太陽,多運動,天氣冷就在屋里推著椅子活動活動。

    雖然已經114歲高齡,李陳氏的日常飲食和70歲的夫妻倆一致,雞蛋、紅薯、香蕉、面條、饅頭都吃,而且老人現在飯量還不小,腸胃還挺好。侯金生坦言,“沒有山珍海味,也沒有吃各種補品,就是家常便飯”。

    掃碼看視頻

    記者 張華/文 周甬/圖


    粉黛到底是什么草

    這滿屏粉色浪漫能持續到11月中旬

    《紅樓夢》有詩云:秋花慘淡秋草黃。秋季草色枯黃,似乎是人們的慣常印象。然而有一種草,深秋之中綻出一片片粉色海洋,縹緲夢幻、如云似霞,帶來秋之浪漫。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粉黛亂子草。

    10月以來,粉黛亂子草躍升植物界“頂流”,粉嫩絢爛的花海吸引如潮游人觀賞拍照。那么,粉黛亂子草究竟是一種什么植物?那片“粉色云霧”是花還是葉呢?

    金水區S312沿黃生態廊道金水區段粉黛起舞

    鄭州樹木園園林科工作人員祝彥利介紹,粉黛亂子草是禾本目、禾本科、亂子草屬的多年生暖季型草本植物,花期一般在9月至11月。開花之時,云霧狀的粉色花序從纖細的綠葉上生出,形態繁茂而富有層次感。其適合大片種植,每至深秋,簇簇花穗匯成大片粉色云海,蔚為壯觀。

    亂子草屬有120多種,粉黛亂子草是亂子草中比較美觀的一種,因此也成為栽培最廣的一種。其原產于北美大草原,進入中國后,最早在上海、杭州等地大片種植,因其美麗的外觀和極佳的觀賞效果,現已擴展到全國各地。近幾年,粉黛亂子草逐漸成為“網紅草”。

    粉黛亂子草因何以“粉黛”為名?相關資料顯示,“粉黛”一詞原意為女子化妝的白色和青黑色粉料,后多用來代指年輕美貌的女子。“粉黛”在中國古詩詞中經常出現,如《長恨歌》中的“六宮粉黛無顏色”,《桃花扇》中的“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等。祝彥利說,粉黛亂子草花穗呈粉色,外觀柔美婉約,因此被引入中國后,人們給了它“粉黛”這樣一個美麗的名字。

    粉黛亂子草的花期可持續至11月中旬,到了冬日,它們就會逐漸變黃。目前正是最佳觀賞季,鄭州許多地方都種植有成片的粉黛。鄭州北龍湖濕地公園北側有一處粉黛園,已成為鄭州人觀賞粉黛亂子草的第一勝地,湖光秋色里一片粉嫩絢爛的花海,身處其中,恍如縹緲仙境,又如進入了夢幻的童話世界。鄭州樹木園的粉黛亂子草分布在園區健康步道1號線500米處,蕭瑟清肅與溫暖浪漫在此交疊,給人帶來一種錯位的美。此外,西流湖公園、賈魯河公園以及黃河岸邊等都有大片粉黛花海。

    祝彥利也提醒道,粉黛亂子草花莖柔嫩,外力極易毀壞,希望大家在拍照打卡時,不要踩踏花草、折斷花穗,更不要躺在粉黛叢中,做到文明觀賞,共同守護這一抹秋日浪漫。

    記者 李宇航/文 王翠/圖


    分享到: 編輯:張丹婭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