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記者 袁建龍 通訊員 韓超央
白衣“戰士”在疫線殺毒,他們的醫療信息系統如何暢通運轉,醫療裝備怎么保障,疫需物資如何供應,水電暖等基礎保障誰來滿足,隔離病區出來的疫水流向了哪里等等,這些環節也是打贏新冠病毒肺炎攻堅戰的關鍵環節。
在逆行的背影中,還有這樣一群人:信息技術工程師、設備維修師、藥師、后勤保障人員、收費核算等,其中有一個略顯單薄但又穩健的背影,背影的主人叫馬帥磊,一個90后小鮮肉。
要一個發了仨,買一個跑遍一座城
?從1月29日受科室指派改建公共應急救治中心,到2月2日下午3點準時啟用,中間的時間是用“秒”計算的。
給排水系統、污水處理、電路改造、空調系統等,同步推進,作為后勤管理科派駐人員,馬帥磊吃住在工地。中央空調機組控制面板,登封區域內拿不到貨,由于疫情的原因物流不暢,平時很容易做到的事現在就卡住了脖子。為了不耽誤隔離病區啟用,協調從鄭州、許昌和駐馬店三地,盡快發同一個配件到登封,哪一個先到用哪個。最終,從駐馬店經順豐速運發來的最先到達,才保證空調在隔離病區預定啟用前半小時調試完成。
在改造水路時,要用到一個零件,零件本身不貴但是沒有不行。疫情期間水暖配件門市都不允許營業,無奈之下,就只好沿街找門頭上留有電話的門市,一個一個的打,說明情況懇求人家開門取貨,為了買這個零件幾乎跑遍了整個市區。
禍不單行的情人節
2月14日天氣驟變,大幅降溫,凌冽風中還帶著豆大的雨點夾雜著雪花,中央空調系統面臨空前的壓力。下午2時許,在巡檢時發現中央空調滲漏報警,要排除故障必需要到樓頂主機處,刮風下雨不要緊,困難的是要穿過隔離病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高風險區。
馬帥磊說:“穿防護服對我來說是陌生的,不擔心,是假的,不害怕,也是假的。但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曾經對著黨旗許下莊嚴承諾,我要對患者負責,為患者站崗,履行一位后勤保障人員的職責。在感控人員的幫助下,我笨拙的穿好防護裝備,穿越病區頂風冒雨在樓頂檢修管道系統3個多小時,故障才得以排除。當脫下防護服時,才發現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
情人節,真是禍不單行。空調的問題下午剛剛解決,夜間突然高壓斷電,所有設備報警頻頻……緊急切換備用電源,等待高壓恢復正常供電,設備一切運轉正常后,才敢有片刻的休息。
凌晨3點,由于院區改造原因,排水主管道堵塞,造成污水回流,倒灌至一樓宿舍,地面積水嚴重。
馬帥磊一方面組織人員對積水進行消殺,清理地面積水;一方面疏通管道,盡快排除積水侵害。當時室外零下3攝氏度,疏通排污管道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從排污井出來時,兩只手已經凍得僵直。這一折騰,天馬上就亮了,超36個小時沒合過一眼。
事后2天才知道,馬帥磊的老婆當天發燒37.6℃,為了不影響他的工作,她一個人到醫院發熱門診經過一系列檢查才確診為細菌感染。特殊時期,他只能說:感謝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我愛你們!
目前,隔離病區一切運行平穩,平穩的背后有很多部門和人員在默默付出,比如醫務科、護理部、感染管理科、信息中心、醫學裝備部、后勤科、財務科、藥學部、疾控科、車管科、安全科、保安、保潔、餐廳等等,當然還有盡量真實還原“疫線戰況”的宣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