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實驗名師點評高考歷史試卷:突出新材料、新情境、新視角

    2021-06-0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點評名師:河南省實驗中學中學高級教師,高三歷史備課組長,河南省教學標兵王新強


    試卷點評:

    2021年全國乙卷文綜歷史試題彰顯“立德樹人”的價值引領功能,凸顯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反映歷史問題的現實反思。不避熱點,建黨100周年之際,突出黨史,體現現實問題的歷史思考。試卷結構、試題題型與往年基本一致,試卷呈現以文字材料為主,突出新材料、新情境、新視角,內容體現高考命題為國育人和教學指導作用。

    一、試題題型、內容穩中有變。

    試題由客觀題12題(24至35題)、主觀題2題(41、42題)與選修3選1(45至47題)三部分組成。

    客觀題:24-27考查中國古代史,基本不變。24先秦分封制,25兩漢江南經濟發展,26宋代四民結構流動,27明清儒家思想。28-31中國近現代史各兩道。未考改革開放歷史,注重考查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28清末政局變化,29毛澤東思想的群眾路線,30土改后傳統觀念變化,31建國初期工業發展的地區差別。32-35世界史有變,32題多年考查古希臘羅馬,今年出題近代早期殖民擴張,33考查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啟蒙思想,34現代物理學發展的背景,35美國冷戰思維。

    主觀題:41仍是中外比較,通過希羅多德和司馬遷兩位歷史學家的著作切入,比較中西兩位歷史學家的共同之處,分別說明其著作產生的背景和撰寫史書的要素;42開放題與往年不同,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重要會議示意圖,分析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并說明原因。

    選做題45-47基本不變,分別考查清末新政改革、越南戰爭和五代時期人物“長樂老”馮道。

    二、試題內容彰顯立德樹人,注重學科核心素養。

    1.傳承家國情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如27題明清時期民間流行“善書”,內容倡導忠孝友悌、濟急救危等思想,彰顯儒家傳統思想,強化主流價值觀。29題改進工作方法體現毛澤東思想的群眾路線。尤其42題,以示意圖的形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重要會議和黨員人數變化,說明中國共產黨28年的奮斗歷程,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農村走向城市,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人民翻身得解放。充分說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

    2.注重歷史主干知識和學科能力的考查。

    如中國古代史的分封制、江南經濟發展、四民階層流動、儒家思想都是歷史主干知識;中國近代史突出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世界史的殖民擴張、啟蒙思想、冷戰等也很常見。

    25題和31題通過表格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和發現問題的能力;41題考查研讀材料,概括、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42題左圖右史,學科色彩濃厚,考查學生提煉觀點、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學科素養,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科學與人文相結合,力求創新意識。

    如34題以現代物理學背景引入,打破經典物理學統治地位,普朗克不畏權威,求真務實,提出量子假說,推動現代物理學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意義重大。30題的平等觀念和33題否定家族專權做法,體現人文主義思想。41題通過希羅多德和司馬遷兩位歷史學家歷史觀的描述,調查研究,書寫真實歷史,尊重不同民族創造的不同文明。

    4.開放意識,批判思維。

    42開放題打破以往形式,再顯“學科實驗田”的魅力;41題第(3)問答案開放;47題對“長樂老”馮道的不同認識,反映評價歷史人物要客觀、歷史、全面、辯證等學科思維。

    5.?考查近現代西方侵略史實增加,體現對西方文明辯證認識。

    如32題近代西方早期殖民擴張,35題美國霸權主義、冷戰思維。46題越南戰爭美國使用化學彈等。

    鄭報全媒體記者?王紅?張勤?張競昳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