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一年農忙季 夏收夏種夏管正當時 鞏義市變“豐收在望”為“豐收在手”

    2022-06-2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鞏義時報 吳瑞霞


    天道酬勤。又是一個豐收年,又聞“三夏”歡聲揚。

    6月16日,在鞏義市黃河灘區中陽種植專業合作社,一臺裝有“北斗導航”的播種機正在一望無際的灘地里勻速前行,機身走直線,比模特走“貓步”還直。站在地頭的合作社負責人程尚位笑聲朗朗,“一趟近400米長,你們看這麥茬,歪歪扭扭的。今年安裝上北斗精準導航,是方便后期套種大豆。投資一萬多,解決了大難題,好幾家種植戶都入手了。”記者在采訪時發現,今年的“三夏”不同以往,呈現出許多令人欣喜的新特點:信息技術被充分運用;夏收服務更加規范、專業;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被廣泛應用、“滴灌節水灌溉”技術確保農作物高產等。

    “豐收在望”變為“豐收在手”

    鞏義市現有耕地36.84萬畝,去年受“7.20”特大暴雨以及后續的連續陰雨天氣影響,農作物受災嚴重,受災面積達17.52萬畝,絕收面積7.81萬畝。洪澇災害后,農田普遍存在田間濕度大,積水、濕漬面積較多,耕地板結嚴重等問題,對麥播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

    但在鞏義市綠康家庭農場,負責人馬元志卻告訴記者:“我承包了500多畝地,小麥買了70多萬斤,一斤售價1.52元。沒想到大災之后還能大豐收,呵呵,政策好,農民有奔頭。”

    據該市農委種植業科長陳墨介紹,為科學應對晚播、倒春寒、干旱、苗弱、病蟲害等多種災害,保證小麥豐收。一是做好技術指導.二是絕收地塊培肥地力,購買并發放有機肥3322噸,培肥地力1.7萬余畝。三是實施冬小麥弱苗轉壯項目。向全市晚播小麥的種植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高氮復合肥386.12噸,補助小麥面積3.2萬畝。四是積極開展小麥“一噴三防”。使用殺蟲劑、殺菌劑、氨基酸水溶肥,通過統防統治服務組織開展飛機防治。重點防控小麥中后期主要病蟲害,防干熱風、增粒重,實施面積22.7萬畝。五是及時下撥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種糧補貼,協調陸渾灌區保障本市回郭鎮、魯莊、芝田小麥返青期灌溉用水,為小麥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六是修復12000畝二類水毀高標準農的道路、排水渠、地埋管、低壓電線等設施。

    自5月24日開鐮以來,在做好疫情群防群控的前提下,積極保障人力、交通、物資,科學調度農機,搶抓農時加快麥收進度,截至6月12日,全市夏收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收割小麥24萬畝,其中機收面積23.8萬畝,機收率99.17%。

    種子下地、管字上馬

    “百業農為先,農興百業興”。麥收后正是搶時播種的關鍵時期,市農委多舉措確保夏種、夏管工作圓滿完成。一是抓好抗旱搶種工作。加強宣傳,動員廣大群眾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因地制宜,利用一切水源和水利設施,澆水造墑、抗旱搶種,確保夏播工作順利進行。二是加強技術指導。堅持“種子落地、管字上馬”,組織農技人員深入鎮村、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適時開展查苗補種,對缺苗斷垅地塊及時進行補種、補栽。三是加強防災減災措施落實。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策略,組織開展病蟲測報,及時發布病蟲信息,指導農民選用對路藥劑,適時開展防治。

    堅持抗旱防澇兩手抓,制定抗災減災預案,落實好所需物資、資金和技術,切實降低災害損失。截至目前,已完成秋播面積23萬畝,其中夏玉米19萬畝(均為機播)、紅薯2萬畝、花生2萬畝。

    復合種植新模式,種植戶喜笑顏開

    鞏義市今年大面積推廣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目前正被廣泛應用。馬元志夏收之后,從14日就開始播種玉米。記者在田間看到,一邊是噴灌頭不停地轉動,地里像是下了一場透雨,一邊是機聲隆隆播種忙。馬元志信心滿滿:“墑不好,一邊種,一邊澆,先把玉米種上,過段時間種大豆。按照農委的復合種植模式要求,是4行玉米、6行大豆。種肥同播,為高產打下基礎,政府每畝地還補助350元,今年復合種植300畝,已播種了260畝,明年再增加點。有農委的技術指導,發展農業,基本上沒有后顧之憂。”

    和馬元志的綠康家庭農場不同,程尚位的中陽種植專業合作社規模更大,共1800畝。提起夏收,他笑得合不攏嘴:“保守算法,全年可掙150萬元。一畝地的收益大概在1000元左右,采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后,一畝地的利潤可增至1500元,真是太劃算了,目前已種植600畝。一臺機器播種有點慢,我計劃再雇一臺,加快進度槍‘天時’”。

    以前,農民一年忙到頭,科技干部農忙時轉轉田頭。現在,一季麥,農民忙幾天,科技人員忙一年。從夏收到夏種,農民時而盼雨來、時而盼雨去,從收獲到耕種,均要“搶天時”。陳墨說:“發展方式正在轉變,農業生產潛力還會更大。支農項目多了,農技人員舞臺大了,越忙越有勁!”在鞏義“三夏”會戰現場,記者不僅感受到了春爭日,夏爭時的繁忙景象,也看到了該市“三夏”的新景觀。

    分享到: 編輯:閆佳佳 統籌:張改華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