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文明原則一直是仁義、道義,這個原則表現在現代化的模式上、道路上,就是一個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中國現代哲學研究會會長,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導喬清舉,以清晰的邏輯,梳理了中國過去今天以及未來的發展道路,以更廣闊的視角,闡釋了中國與世界、與全人類發展的關系。
喬清舉說,中國式現代化科學內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但是,康莊大道不是平坦的,這個道路上一定會遇到各種甚至驚濤駭浪的沖擊,我們要敢于善于做好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各種斗爭的準備。
“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代表著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喬清舉說,未來人類文明一定是更加和諧美好、崇尚合作、崇尚互鑒、崇尚共贏。我們有道路、制度、理論、文化四個自信,同時也有文明自信。中華文明延續五千年,有其內在的道義支撐,有其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同時也有厚德載物,對于世界、對于他國、對于其他民族的包容。這樣的文明經過中國共產黨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時代,對于這樣的文明,我們應該有充分的自信。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楊宜錦/文 馬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