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經典詩詞的普及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輯?奚彤云
很高興從“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的南方來到詩人白居易的家鄉,談論“詩書繼世”這個話題。
我們社在學術出版以外,較早嘗試以選評、選著、翻譯等形式對經典作深入淺出的解釋。一路走來,經典詩詞的普及出版,既要不斷求新求變,貼近每一代讀者的閱讀趣味,也要及時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保證所提供知識的準確性。現階段更要借助短視頻、社交軟件等新媒介的廣泛應用,將青年人對傳統文化的喜愛轉化為圖書閱讀的需求。
比如,在圖書推廣上,要采用能觸達年輕受眾的手段和方式,嘗試新媒體營銷,加強自營以適應新常態;在出版形態方面,也需要有新的作為,我社在古籍電子書、有聲書、專題數據庫方面都已有積極的開發。參加今天論壇的嘉賓在各個領域都致力于中華經典詩詞“雙創”的傳承發展,通過交流互動也可能開啟新的跨界合作。
做經典普及還應該密切關注專題文獻的重要整理成果。今年8月我社出版了復旦大學陳尚君教授的《唐五代詩全編》,這是一部校錄全部存世唐詩大型總集,按照古籍傳統,分為1225卷50冊,總字數超過了1800萬字,收入詩人4000余名,詩5.5萬余首。這之前大家習用的是清康熙四十五年成書的《欽定全唐詩》,900卷,收詩約4.9萬首,作者2000余人。
陳教授能從日新月異的學術昌明時代汲取養分和靈感,又以自己的獨創成果加倍回饋時代,在清編全唐詩成書后的318年后,完成這部能夠滿足當代學術高度與文化追求的新本全唐詩,也符合海內外學術文化界的普遍期待。
關于這部重要著作的普及性轉化,本次論壇主辦方之一,國家人文歷史雜志社將會提供一個很好的范本。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沉浸式翻閱了50冊的巨著,并根據最新文本數據統計出唐五代詩人存世詩歌數量百榜,居榜首前10位中有5位來自河南,其中有4位就是今天上午酈波老師重點講解的鄭州詩人,他們之間如何排序以及相關詩歌故事會有什么新的變化,可以期待明年的詩刊,讀者也可以從《唐五代詩全編》中直接尋找新的理解唐詩的視角和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