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將作為重要的文學創作者登場 | 詩書繼世,弘揚中華文化

    2024-11-2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人工智能將作為重要的文學創作者登場

    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中華詩詞學會青年詩詞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金中

    當代我們振興詩詞特別重要一點,不僅要讀傳統唐詩宋詞,還要自己創作,要把我們自己真實的生活、情感,能夠用符合格律形式表達出來。我們普及詩詞有一個很大的空白區域,這就是中小學語文教學里面缺失詩歌格律和詩詞創作,于是我2010年申報通識類選修課,用數學思維來講詩詞格律。

    去年世界上發生一個非常大的事件,ChatGPT登場,這樣一個人工智能在語言表達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必然會把它的目標指向作詩,而在人工智能作詩話題,2017年微軟亞洲研究院就推出一款人工智能叫小冰,出版了歷史上首部人工智能的詩集——現代詩《陽光濕了玻璃窗》。我感覺對于中國人來說,詩詞太重要了,是我們精神的故鄉,我們小學、中學每一個人都接觸了大量的唐詩宋詞。如果在傳統詩詞這個領域,外國人工智能做的水平非常高,那我們中國面子上過不去。

    在這樣的危機意識下,我從去年就召集西安交大上過我詩詞選修課的學生,這里面有一些學生就懂編程、人工智能,我們緊急成立一個團隊,構建了大數據,搜集上百萬首傳統詩詞,通過深度學習,把人工智能作詩程序“華七”摸索出來了。

    我選擇了50首李白的詩,以每一首詩第一句為基礎,讓人工智能程序進行創作。它用了70分鐘時間,生成了1萬首詩作,我用大約3個月時間仔細讀完了,非常震撼,因為它的藝術水平遠遠超出預想,展現了豐富的想象力,高度的聯字手法,非常富有古典韻味,我深深感受到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文學時代,人工智能將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學創作者登場了。

    我從這一萬首詩中挑選100首有特色的佳作編成了一個集子,今年問世之后得到很多詩友反饋,大家也驚嘆它的水平之高,也得到新華社、陜西日報等媒體的報道,明年可能也會組織相關活動,比如我們請相關的詩詞高手和人工智能做一個PK比拼活動,我想我們要重點做的一個工作,就是讓人工智能作詩走進中小學,通過文化講座,讓中小學生快速了解人工智能編程科學原理,同時也了解詩詞格律的基本知識,一箭雙雕,把高科技和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讓中小學生能夠較早地接觸到這種理工科知識、文科知識。



    分享到: 編輯:張丹婭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